[实用新型]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5503.4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P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赵东方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人机 起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外延设备,公开了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和用于支撑所述平台本体(1)的平台支撑座(2),所述平台支撑座(2)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1)连接、另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弹性吸盘结构(21),所述弹性吸盘结构(21)能够将所述平台本体(1)和所述平台支撑座(2)支撑并固定在车辆(4)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设置平台本体供无人机起降使用,安装使用不受车顶曲面的限制,适用性强,使用时可遮盖并保护平台下方的车身,该起降平台在不使用时可从车辆上拆下并收纳,使用方便、节省人机操作空间、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外延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应用,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控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农业、测绘、电力巡检、警用、影视拍摄等领域。无人机对起飞与降落的场地具有一定的要求,若场地地面凹凸不平,无人机将无法进行正常的起飞或者降落,否则可能会对无人机造成较大的损坏。
无人机在用于野外航拍、观察野生动物、测绘、旅游等情境时,常会将汽车车顶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如果长期使用会在车顶留下痕迹,影响车辆的外形美观;部分汽车的车顶会具有一定的弧度,在将无人机降落在倾斜的车顶时,无人机常会发生滑落的现象,对无人机造成损伤。为了方便无人机的起降,一种可灵活使用的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变得非常重要。
现有车载无人机的起降平台形式多样,但是一般会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的问题,同时也会占用汽车的内部空间或影响汽车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该起降平台可安放在车顶供无人机起降使用,且安装与收纳方便,适用性强、节省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平台本体的平台支撑座,所述平台支撑座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或一体形成有弹性吸盘结构,所述弹性吸盘结构能够将所述平台本体和所述平台支撑座支撑并固定在车辆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吸盘结构为软橡胶圆形吸盘。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多个帆布层和位于所述帆布层之间的多根扁钢,多个所述帆布层缝制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帆布层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5-1mm。
更优选地,所述帆布层的厚度为0.5-1mm,所述扁钢的厚度为1-1.5mm。
作为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平台本体在其相对的两端设有用于撑开所述平台本体的平台支撑杆,所述平台支撑杆与所述平台支撑座远离所述弹性吸盘结构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平台本体在其相对的两端设有适于所述平台支撑杆插入的插孔,所述平台支撑座在其远离所述弹性吸盘结构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支撑孔,所述平台支撑杆依次插入所述支撑孔和所述插孔内。
更优选地,所述平台支撑座均匀分布在所述平台本体相对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平台支撑杆采用中空铝合金制成,所述平台支撑杆的直径为10-1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无人机起降平台设置了平台本体供无人机起降使用,平台本体与平台支撑座连接后通过弹性吸盘结构支撑并固定在车辆上,可以随意吸附到车辆的车顶,不受车顶曲面的限制,适用性强,同时能够在无人机起降时遮盖并保护平台本体下方的车身,不影响驾驶,该起降平台在不使用时可从车辆上拆下并收纳,使用方便、节省人机操作空间、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5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车辆制动器的压力臂总成
- 下一篇:一种盾构接收洞门弹性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