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4544.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猛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刘慧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壳体,壳体的内壳顶固定连接有密封管,位于密封管内壳体的内壳顶通过往复驱动件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壳顶中心处,轴承座镶嵌在壳体的内壳顶,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密封管的内管壁上,位于密封轴承上方密封管的内管壁上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本实用新型将壳体内热空气与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隔开,保证吹向壳体内设备的空气温度都较低,而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流通路线,防止热量堆积在壳体内,提高了对充电桩内部设备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同时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充电桩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充电桩都设置在室外,炎热的天气,金属外壳的充电桩内部的温度会很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充电桩的防护效果差。
经检索公开(公告)号CN210011622U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设置十字架和多个齿轮,有利于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壳体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该发案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十字架和多个齿轮之间配合过于复杂,且扇叶输送的气体难以全部排出壳体,导致热量在壳体内堆积,对充电桩内部设备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十字架和多个齿轮之间配合过于复杂,且扇叶输送的气体难以全部排出壳体,导致热量在壳体内堆积,对充电桩内部设备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壳顶固定连接有密封管,位于所述密封管内壳体的内壳顶通过往复驱动件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壳顶中心处,所述轴承座镶嵌在壳体的内壳顶,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密封管的内管壁上,位于所述密封轴承上方密封管的内管壁上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转动盘以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均匀等距的镶嵌有若干个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两端穿过滚珠轴承并向外延伸,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内齿圈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密封管靠近上端位置的管壁上对称连通有导气管,且导气管贯穿壳体设置,所述壳体靠近底部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排气孔,所述转动盘的下端对应传动轴的位置以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均匀等距的连接有若干根出气管,且位于出气管内的转动盘上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和两个从动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壳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关于主动锥齿轮对称且固定套接在转动轴的轴壁上,所述主动锥齿轮的环形侧壁上设有一圈齿,所述从动锥齿轮的环形侧壁上设有半圈齿,所述主动锥齿轮每半圈与其中一个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壳顶固定连接有遮雨盖,所述壳体的外壳底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和排气孔内均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上涂有散热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猛,未经杨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4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用旋转式除尘筒
- 下一篇:一种水资源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