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2241.9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赵劲玲;朱云煦;徐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达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架空 管道 散热 损失 摩擦力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托领域,尤其是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针对现有的采用两个上卡箍和下卡箍的方式进行管道的固定,经常出现安装位置不平整的问题,下卡箍的高度不能进行调节,影响管托的安装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卡箍,下卡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卡箍,上卡箍和下卡箍组合成一个圆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T形槽,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的管托,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平整度对调节下卡箍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步骤少,可操作性强,管托的保温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管托和管道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
背景技术
管托是管道与支撑管道的钢结构或混凝土支架之间的连接件,起支撑(托)管道作用,是支架的一种形式。
现有的管托多数采用两个上卡箍和下卡箍的方式进行管道的固定,经常出现安装位置不平整的问题,下卡箍的高度不能进行调节,影响管托的安装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两个上卡箍和下卡箍的方式进行管道的固定,经常出现安装位置不平整的问题,下卡箍的高度不能进行调节,影响管托的安装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架空管道散热损失及摩擦力的管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卡箍,下卡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卡箍,上卡箍和下卡箍组合成一个圆环,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且丝杆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上方,且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下卡箍,所述调节下卡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上卡箍,所述调节下卡箍和调节上卡箍与上卡箍和下卡箍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调节下卡箍和调节上卡箍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保温组件,所述丝杆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T形槽内部的横轴,所述横轴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丝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且第二伞齿轮和第一伞齿轮相啮合,所述横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旋钮,可以提高可实施性。
优选的,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调节下卡箍和调节上卡箍内壁上的两个瓦砾层,两个瓦砾层组合成一个圆环,两个瓦砾层呈半圆形设置,且两个瓦砾层的内部上均固定安装有气凝胶层,两个气凝胶层呈半圆形设置,且两个气凝胶层组合成一个圆环,管托位置的保温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调节下卡箍和调节上卡箍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位于同侧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顶部均开设有螺栓孔,两个螺栓孔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栓,可以使用不同直径的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加强筋,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丝杆的顶部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并和螺纹槽螺纹连接,提升管道安装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气凝胶层和瓦砾层都可以进行保温,至于气凝胶层和瓦砾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管道穿过两个气凝胶层的内圈并和两个气凝胶层的内部紧密贴合,利用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螺栓进行管道的固定工作,提高管道安装的可靠性,由于底座的安装位置往往是不平整的,当需要调节调节下卡箍的高度时,通过旋钮旋动横轴,使第一伞齿轮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啮合关系,实现丝杆的转动,当丝杆进行转动时,通过设置的丝杆和套筒的螺纹连接关系,套筒可以进行纵向移动,进而满足管道安装平整的要求,较之现有的管托,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平整度对调节下卡箍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步骤少,可操作性强,管托的保温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管托和管道的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达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达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2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用油水分离器
- 下一篇:高效工业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