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用动力电池仓的强制冷风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8928.1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陈超杰;王振;周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6;B08B17/02;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永辉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客车 动力电池 强制 冷风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用动力电池仓的强制冷风降温装置,包括第一制冷通道、回风通道、第一引风管、第二引风管、第二制冷通道、温度传感器以及自然风通道,制冷装置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回风通道,回风通道左侧开设有第一制冷通道,回风通道右侧开设有第二制冷通道,第一引风管口下侧连接有第一引风管,第二引风管口下侧连接有第二引风管,第一引风管上端面左侧连接有自然风通道,第二引风管上端面右侧连接有自然风通道,动力电池包上端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仓散热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动力电池包散热,散热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领域,涉及动力电池降温技术,具体是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用动力电池仓的强制冷风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减少城市内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量,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各种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当中。虽然能源效率高、低碳环保、零排放的纯电动大巴车成为了城市新能源公共交通汽车的主力军,但是混合动力客车由于其特有的动力性优势,也占有一定的市场。
混合动力客车一般都配有功率型的动力锂电池配合整车在起步、爬坡以及能量回收时使用。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锂电池包基本上都安装在整车尾部上部独立的高压电池仓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功率型的动力电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发在电池仓内,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出电池仓,会使得动力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到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之上,对动力电池的性能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引起火灾,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混合动力客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仓散热一般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高压仓设计进出风结构,通过外界的自然风进行散热,此方式不能有效地降低电池及电池仓内的温度,导致动力电池的使用效果差,大大缩短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还有一种是电池本身是液冷散热,高压仓无需做特殊处理,此方式虽然保证了电池的散热需求,但是电池液冷系统相对复杂、控制繁琐、成本高,为此,现急需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用动力电池仓的强制冷风降温装置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用动力电池仓的强制冷风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动力电池包散热,散热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制冷装置、散热风扇、动力电池包、高压电池仓以及车顶面,所述高压电池仓内部下侧安装有动力电池包,所述高压电池仓上端面安装有车顶面,所述车顶面上端面安装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下侧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回风通道内部上侧装配有散热风扇,所述回风通道左侧开设有第一制冷通道,所述回风通道右侧开设有第二制冷通道,所述第一制冷通道下侧安装有第一引风管口,所述第二制冷通道下侧安装有第二引风管口,所述第一引风管口下侧连接有第一引风管,所述第二引风管口下侧连接有第二引风管,所述第一引风管上端面左侧连接有自然风通道,所述第二引风管上端面右侧连接有自然风通道,所述自然风通道环形侧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引风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引风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端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有制冷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风管和第二引风管均为橡胶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为排风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风管通过第一引风管口与第一制冷通道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引风管通过第二引风管口与第二制冷通道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然风通道内部安装有不锈钢精密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两组,且两组温度传感器规格相同,所述自然风通道设有两组,且两组自然风通道规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8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红外探测可视频复核的报警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折叠的舞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