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机械碟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9431.1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江再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双江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 | 分类号: | F16D55/22;F16D65/14;F16D65/02;F16D12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机械碟刹,包括双臂拉杆、壳体、两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可左右滑移设置在壳体内且两者间穿设有导向销,每个双臂拉杆端部与刹车片间均设有顶杆、顶杆盖,所述顶杆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双臂拉杆固连,顶杆盖可左右滑移地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刹车片相连,所述顶杆与顶杆盖之间设有推动顶杆盖滑移的推动机构和复位机构。两个刹车片之间还设有一个倒U型的弹性复位片,所述弹性复位片具有顶壁和两侧壁,两个所述侧壁由导向销贯穿且与刹车片相连,由此所述侧壁可通过刹车片的挤压而沿导向销滑动变形。本结构增设了弹性复位片以提高复位速度,降低磨损,避免蹭盘抱死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刹,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机械碟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各种机械拉线式碟刹产品大都采用单向驱动,即在刹车前的瞬间两刹车片不是同时接触碟刹盘,而是一片刹车片先压在碟刹盘端面上,继而迫使碟刹盘产生弹性变形或在碟刹盘自身刚度的作用力下克服浮动支架内浮动回位弹簧的力量使钳体沿轴向位移,直至与另一面刹车片接触后才实现制动。上述结构加剧了碟刹盘的端面跳动量,出现刹车片蹭碟刹盘现象,产生拖滞力矩,且两刹车片磨损程度不一致,影响其耐用性。因此双面碟刹应运而生。但现有的双面碟刹在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刹车片在刹车后的复位问题,很难使刹车片在瞬时平移式复位,反应滞后,造成车辆动力不佳,磨损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快速复位的双面机械碟刹,能够降低磨损,避免蹭盘抱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面机械碟刹,包括双臂拉杆、壳体、两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可左右滑移设置在壳体内且两者间穿设有导向销,每个双臂拉杆端部与刹车片间均设有顶杆、顶杆盖,所述顶杆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双臂拉杆固连,顶杆盖可左右滑移地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刹车片相连,所述顶杆与顶杆盖之间设有推动顶杆盖滑移的推动机构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刹车片之间还设有一个倒U型的弹性复位片,所述弹性复位片具有顶壁和两侧壁,两个所述侧壁由导向销贯穿且与刹车片相连,由此所述侧壁可通过刹车片的挤压而沿导向销滑动变形。
借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刹车制动时通过双臂拉杆的转动,并通过推动机构向内推动顶杆盖和刹车片,使两个刹车片靠拢,此时弹性复位片的两个侧壁沿导向销向内受压变形蓄力;在制动结束后,双臂拉杆回位,两个刹车片在顶杆盖的复位机构和弹性复位片两侧壁反弹力共同作用下,迅速向外回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机械碟刹中,每个所述侧壁下端均分叉形成一对前后相对的分叉臂,所述刹车片的内侧面凸设有凸台,所述分叉臂跨设在凸台的前后侧上。本结构通过分叉臂与凸台的跨接配合,能够使得刹车片被稳定拉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机械碟刹中,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顶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限位条、后限位条,所述刹车片顶部后端凹陷有限位口,所述前限位条跨压在壳体开口上方,所述后限位条同时跨设在两个刹车片的限位口内。前限位条、后限位条的设置能够保证弹性复位片只能沿导向销左右滑移变形实现复位,复位准确稳定,不会发生翻转等造成复位失效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机械碟刹中,所述弹性复位片一体成型且两侧壁在自然状态下呈向外打开状,使得自然状态下两个刹车片保持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机械碟刹中,所述壳体上凸出有一个供刹车线穿设的穿线销,所述双臂拉杆上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个穿线柱,还包括有一个拧紧螺丝,刹车线依次穿过穿线销、双臂拉杆、穿线柱的圆周壁、拧紧螺丝而与拧紧螺丝之间形成螺纹配合,所述拧紧螺丝的端部抵靠在穿线柱的圆周壁上。本结构易于安装固定刹车线,固定方式更为简便且稳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机械碟刹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多个滚珠,所述顶杆、顶杆盖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滚道槽、第二滚道槽,所述滚珠同时嵌设在第一滚道槽和第二滚道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双江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双江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9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部有四向气囊支撑的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VOCs气体数据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