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3158.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璐;张无畏;周勇狄;农纪源;梁承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马琳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公路 隧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结构,包括两道并排成双联拱形的隧洞,隧洞洞口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包括用于超前支护的混凝土套拱;混凝土套拱长2~3m、厚20~40cm,内部设有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均为朝洞口外以梅花状铺设的钢管,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的中线间距不小于100mm;外层管棚的钢管的环向间距为0.4~0.5m,管径为100~160mm;内层管棚的钢管为相间铺设的大钢管和小钢管,大钢管和小钢管的环向间距为0.2~0.3m,大钢管的管径为100~160mm,小钢管的管径为30~50mm。该结构能够很好地稳定隧道掌子面和控制地层位移,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上方公路的畅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结构,具体是涉及隧道的进口段结构。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案例,然而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仍然会给工程一线建设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尤其是面临超浅埋、隧道断面大、围岩软弱、地下水丰富等复杂施工条件时,隧道极易发生坍塌、冒顶、支护侵入隧道限界等状况,并导致高速公路地表沉降过大,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结构,主要应用于大变形地层的隧道支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结构,包括两道并排成双联拱形的隧洞,隧洞洞口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包括用于超前支护的混凝土套拱。所述混凝土套拱长2~3m、厚20~40cm,内部设有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所述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均为朝洞口外以梅花状铺设的钢管,外层管棚和内层管棚的中线间距不小于100mm;外层管棚的钢管的环向间距为0.4~0.5m,管径为100~160mm;内层管棚的钢管为相间铺设的大钢管和小钢管,大钢管和小钢管的环向间距为0.2~0.3m,大钢管的管径为100~160mm,小钢管的管径为30~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隧洞洞口还包括设于混凝土套拱拱内的用于初期支护的外衬层,所述外衬层由含有钢筋网和钢拱架的喷锚结构构成。
所述隧洞洞口还包括设于外衬层拱内的用于二次衬砌的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为模筑混凝土。
所述内衬层和外衬层之间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一般采用厚1~3mm的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结构通过采用内、外两层管棚进行超前支护,相对单层管棚,能够很好地稳定隧道掌子面和控制地层位移,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上方公路的畅通,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一种有效的超前预支护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内衬层;2、外衬层;3、混凝土套拱;4、隧洞;5、外层管棚;6、内层管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3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佩戴舒适并能防止眼镜起雾的平面口罩
- 下一篇:一种铣床用碎屑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