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2501.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伟;林文荣;陈志彬;余毅祥;陈君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G01S17/93;A47L1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和激光雷达,其中,所述激光雷达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透光窗,所述透光窗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用于透过所述激光雷达的发射激光和接收激光。与市场上含有激光雷达测距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对比,可降低扫地机器人整体高度的同时实现激光雷达测距避障功能,还可以对激光雷达进行有效防尘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大多数家用型扫地机器人增加了激光雷达测距功能,该功能主要是对清扫区域进行测距构图。但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因把激光雷达传感器放置在扫地机器人顶部,从而加大扫地机器人整体高度尺寸,难以清扫过低区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和激光雷达,其中,所述激光雷达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透光窗,所述透光窗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用于透过所述激光雷达的发射激光和接收激光。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框架盖板、框架和防撞外壳,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框架盖板上,所述框架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框架盖板的下表面上,所述防撞外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盖板上并包围所述框架,所述透光窗开设于所述防撞外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外壳分成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其中所述第一半部设有散热孔,所述透光窗开设于所述第二半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部具有上凸缘,所述上凸缘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若干凸块,所述框架盖板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所述上凸缘接合的肩台,所述肩台上设有用于接合所述若干凸块的若干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窗镶嵌在所述防撞外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窗由树脂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与市场上含有激光雷达测距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对比,可降低扫地机器人整体高度的同时实现激光雷达测距避障功能,还可以对激光雷达进行有效防尘作用。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和激光雷达2,其中,所述激光雷达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透光窗3,所述透光窗3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用于透过所述激光雷达2的发射激光和接收激光,即激光雷达2发射的激光透过透光窗3照射到障碍物,从障碍物反射的激光透过透光窗3由激光雷达2接收。激光雷达2的结构是公知的,这里不再进行描述。由于激光雷达2安装在壳体1内,因此,与市场上含有激光雷达测距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对比,可降低扫地机器人整体高度的同时实现激光雷达测距避障功能,还可以对激光雷达2进行有效防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和奕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2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