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髋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1283.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0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义;车林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0;A63B22/02;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训练 机器人 髋关节 |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髋关节,包括转动板、与转动板偏心转动配合的髋关节支架、与髋关节支架通过球面副配合的拖杆;本实用的髋关节结构可实现拖杆的自由转动,从而适配于患者胯部的运动,髋关节支架与转动板转动偏心连接,在转动板转动时可调节髋关节支架的纵向和横向相对位置,利于适配患者胯部以及腿部位置变化,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并且使得患者胯部部位预留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下肢康复训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髋关节。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疗护理及医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而这同时提高了脑卒中的致残率。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增加了脑卒中后患者及家庭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为脑卒中康复研究的主要目标。
基于神经康复理论,脑卒中后患者可以通过专业康复训练来恢复肢体功能;故需要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应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该设备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患者腿部空间的运动,故需要一种应用于该设备上用于适配于患者腿部运动的髋关节结构,以提高患者在辅助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髋关节,该髋关节结构适配于患者腿部运动,以提高患者在辅助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髋关节,包括转动板、与转动板偏心转动配合的髋关节支架、与髋关节支架通过球面副配合的拖杆。
进一步,所述髋关节支架包括关节基座和关节盖,所述关节基座上具有一安装腔,关节盖盖于该安装腔上形成球形安装位,所述拖杆具有一球形安装部,所述球形安装部安装于球形安装位中,所述关节盖中部开有供拖杆穿出的过孔。
进一步,所述关节盖内侧面和安装腔底部为近似同心且弯曲方向相同的半球面结构,球形安装部为薄壁结构,所述球形安装部的半球形的内外侧面分别贴合于关节盖内侧面和安装腔底部。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底部与球形安装部之间垫有柔性垫层。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基板,所述转动板转动配合安装于安装基板上。
进一步,所述转动板上偏心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关节基座上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套于连接套内并与连接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拖杆还包括连接于球形安装部上的连接杆部以及与连接杆部呈夹角连接的拖杆主体,所述连接杆部穿过关节盖的过孔与拖杆主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拖杆主体包括连接于连接杆部并向球形安装部侧弯曲的弧形部以及连接于弧形部末端的直线部。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的髋关节结构可实现拖杆的自由转动,从而适配于患者胯部的运动,髋关节支架与转动板转动偏心连接,在转动板转动时可调节髋关节支架的纵向和横向相对位置,利于适配患者胯部以及腿部位置变化,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并且使得患者胯部部位预留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
本实用中薄壁扁平结构的球形安装部和球形安装位可缩小髋关节结构的整体体积,提高整个髋关节结构的紧凑型,利于空间布局,使用时易于为患者胯部侧向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且该结构的髋关节用料较省,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躺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躺卧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站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站立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台密闭式自加热容器
- 下一篇:一种气管喉镜的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