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型水体环境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2432.6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移动 水体 环境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型水体环境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探测杆、浮板、动力单元、传感器、电路板以及浮力单元,所述的探测杆中容纳有传感器和电路板,传感器用于监测水体环境参数并通过电路板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出去,探测杆上方固定有浮板用于将整个装置浮在水面上,浮板底部设置有动力单元,探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浮力单元用于使得探测杆在竖直和水平两种形态之间切换。浮板可以让本装置可靠的浮在水面上,传感器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用于采集环境参数,并通过电路板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出去,另外,通过设置浮力单元和动力单元,可以让本装置在移动时先浮动起来再移动,极大增加其通过性和移动效率,使用起来非常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型水体环境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海洋等水域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投入,涉及海洋、湖泊等水域的养殖、科研、调查、捕捞、采矿等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带有网络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代替潜水员完成水下观察、测量、监控、采样等工作。此外,现有监测装置的数据传输主要采用传统通讯方式和光纤传输,传统通讯系统(例如485串行接口)传输速度很低,通讯速率一般不超过1Mbps,无法适应大规模数据的高速实时传输,光纤传输造价高昂,且光缆容易损坏,并且目前的水体监测装置一般都是浮在水面上的,不易移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有些监测装置上面会装有动力单元,方便装置在水中移动,但监测水质的传感器多位于水下,这样就导致其移动时不够方便,特别是需要从浅水区穿过时,容易发生搁浅或被水草缠住而导致无法可靠的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型水体环境在线监测装置,可以方便的在水中进行移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型水体环境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探测杆、浮板、动力单元、传感器、电路板以及浮力单元,所述的探测杆中容纳有传感器和电路板,传感器用于监测水体环境参数并通过电路板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出去,探测杆上方固定有浮板用于将整个装置浮在水面上,浮板底部设置有动力单元,探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浮力单元用于使得探测杆在竖直和水平两种形态之间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这里的浮板可以让本装置可靠的浮在水面上,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用于采集环境参数,并通过电路板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出去,不再受到有线的束缚,另外,通过设置浮力单元和动力单元,可以让本装置在移动时先浮动起来再移动,极大增加其通过性和移动效率,使用起来非常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探测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探测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谷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2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熔接式聚乙烯电缆直通接头
- 下一篇:一种平行度检测仪及其调节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