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4394.6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韦诗彬;黄国平;王乾;陶梦周;孟许彬;周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C25D7/06;C25D21/14;C25D21/02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3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式溶铜造液 装置 | ||
1.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储液罐(100);
预换热组件(200),所述预换热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和换热板(220),所述壳体(210)固定于所述中间储液罐(100)表面,所述换热板(220)间隔安装在所述壳体(210)内,所述壳体(210)内设置有保温棉(230);
硫酸铜运输管(300),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一端连通有第一泵(310),所述第一泵(310)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中间储液罐(100),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10)和所述换热板(220);
硫酸补偿管(400),所述硫酸补偿管(400)设置于所述壳体(210)内,且所述硫酸补偿管(400)的两端均依次贯穿所述换热板(220)和所述壳体(210);
溶铜罐(600),所述溶铜罐(600)表面连通有硫酸铜出液管(320),所述硫酸铜出液管(320)一端与所述的穿出壳体(210)和换热板(220)的硫酸铜运输管(300)连通,所述硫酸补偿管(400)一端连通有第二泵(420),所述第二泵(420)的输出端与所述溶铜罐(600)连通,所述溶铜罐(600)表面连通有输气管(620)、蒸汽进管(630)和出气管(640),所述溶铜罐(600)上端部螺接有端盖(610),下端部连通有排泄管(6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储液罐(100)还连接有污液罐连接管(110),所述硫酸补偿管(400)穿出壳体(210)和所述换热板(220)后与硫酸罐连管(410)连接,所述污液罐连接管(110)表面和所述硫酸罐连管(410)表面均设置有阀门(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20)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21),且所述换热板(220)表面开设有所述硫酸补偿管(400)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2),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和所述硫酸补偿管(400)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2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2)内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2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通孔(222)的内壁均设置有导热垫圈(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310)的下方设置有支板(311),所述支板(311)一侧固定在所述中间储液罐(100)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表面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500),所述温差发电组件(500)包括温差发电片(510)、充电控制器(520)和蓄电池(530),所述温差发电片(510)两侧分别安装有导热套(540)和降温件(550),所述导热套(540)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硫酸铜运输管(300)表面,所述温差发电片(510)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控制器(520)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器(520)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530)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件(550)包括外壳(551)和水冷管(552),所述外壳(551)固定在所述温差发电片(510)表面,所述水冷管(552)安装于所述外壳(551)内,且紧贴着所述温差发电片(510),所述水冷管(552)表面间隔设置有散热翅片(5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420)下方设置有架板(421),所述架板(421)一侧固定在所述溶铜罐(600)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式溶铜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620)、所述蒸汽进管(630)、所述出气管(640)和所述排泄管(650)也均设置有阀门(7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43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庭数字庭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双向吨袋切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