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5688.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5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肖琼;刘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42;F04D29/02;F04D29/08;F04D29/10;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黄修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陶瓷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包括涡壳和护板,涡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第一内衬层、第一结合层;前壳体和后壳体为金属材质并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第一内衬层为陶瓷材质;护板包括骨架和第二内衬层,骨架和第二内衬层之间通过第二结合层粘接;前壳体和后壳体两者的接合面均为机械切削加工面,至少一个接合面上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可以避免出现介质的外渗漏,防止介质中的粗颗粒直接冲刷泵体的金属件,且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对陶瓷内衬进行机械切削加工,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可靠性,而且制造成本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动力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
背景技术
在选矿和冶炼等行业,经常要用离心泵输送一些有磨蚀性的固液两相流,这时常选用渣浆泵。常见的渣浆泵常用Cr26、Cr15Mo3等耐磨合金制造。这些耐磨材料制造的渣浆泵在很多工况下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使过流件的寿命常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采用复合耐磨材料可以获得更好的耐磨性。这些复合耐磨材料主要由耐磨颗粒和结合剂组成。最常见的耐磨颗粒的材质是刚玉、碳化硅、氧化锆、石榴石、氮化硅、石英等组成,结合剂通常是树脂,如酚醛树脂等。这类复合材料制造的渣浆泵过流件寿命在很多使用条件下可以达到Cr26的3倍以上,但是这种材质制造的过流件在介质中有较粗的颗料时,如介质中含有1mm左右的颗粒达到固体总重量的1%以上时其寿命较短,使用寿命常常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烧结成形的陶瓷材料可以很好地抵抗1mm左右的颗料的浆料磨损,CN
205977702U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重型渣浆泵,其泵体由前护板、涡壳及后护板固定连接而成,泵体内设置有碳化硅陶瓷内衬组,碳化硅陶瓷内衬组包括固定于前护板上的碳化硅陶瓷前衬板、固定于后护板上的碳化硅陶瓷后衬板和固定于涡壳上的碳化硅陶瓷涡壳内胆,碳化硅陶瓷前衬板、碳化硅陶瓷后衬板和碳化硅陶瓷涡壳内胆拼合形成封闭的涡流腔体,碳化硅陶瓷内衬组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结合层,固定结合层为树脂/碳化硅复合材料。这种结构的泵体有很好的抗粗颗粒冲击的性能。然而,这种结构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其一是渗漏严重,由于陶瓷材料在烧结或后续加工中常出现微观气孔或裂纹,泵体在使用中液体会沿着这些气孔或裂纹向金属外壳渗漏,并从金属壳体的接合面向外漏出,实践表明即使在这些接合面涂防漏胶也无法避免渗漏;其二是介质会接触到密封圈所在位置的金属材质并对其产生磨蚀或腐蚀,使密封失效。密封圈或密封垫也可以设置在陶瓷材质所在的部位,但陶瓷材质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即使是采用烧结变形量较小的反应烧结碳化硅或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烧结后的尺寸仍无法保证泵体和泵盖密封要求的配合精度。为实现后护板和涡壳之间、前护板和涡壳之间的可靠密封,应使前护板和涡壳之间、后护板和涡壳之间为较小的间隙配合以减小流体对密封圈和密封圈槽的冲刷,现有技术为此只能在烧结前预留余量,并在烧结后通过进行机械切削加工来实现较小的间隙配合。由于陶瓷的硬度极高,机械加工的难度极大,不但效率很低,成本也很高,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不但可以避免出现介质的外渗漏,还可以防止介质中的粗颗粒直接冲刷到泵体的金属件,且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对陶瓷内衬进行机械切削加工,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可靠性,而且制造成本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漏的陶瓷内衬泵体,包括相扣合的涡壳和护板,所述涡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第一内衬层、第一结合层;前壳体和后壳体为金属材质,第一内衬层为陶瓷材质,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一体;在第一内衬层和前壳体、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结合层将三者粘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护板包括骨架和第二内衬层,骨架和第二内衬层之间通过第二结合层粘接成一个整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两者的接合面均为机械切削加工面,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接合面上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5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冷塔分布器在线清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机器人视觉作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