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4577.4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8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尹兴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 | 分类号: | H02K1/30;H02K1/27 |
代理公司: | 浙江海贸律师事务所 33347 | 代理人: | 曹理尚 |
地址: | 318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支架 电动车 轮毂 电机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属于电机设备零件技术领域,包括筒状体一(1),筒状体二(2)和凸缘(6),在筒状体一(1)的内侧壁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筒状体三(3),在筒状体三(3)内侧壁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环状的支架(4),在支架(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5)的槽体(9),在支架(4)的外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4)的固定件,固定件使支架(4)固定在筒状体三(3)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支架的固定效果,使现磁钢有序排布,有利于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设备零件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应用于电动车轮毂电机生产的一种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电动车轮毂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外围,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外围,转子中设置有磁钢,磁钢通常是直接固定在轮辋的内壁,一般是采用胶水将磁钢直接贴在轮辋内壁,但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胶水老化或电机产生的热量等因素容易使磁钢脱落,造成电机无法运行,影响电机的质量,且这种连接方法一般只能由人工完成,无法完成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磁钢无法自动化安装到轮毂内壁的问题,在申请日为2011年04月26日,申请号为201120125123.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电机磁钢的固定结构,包括电动自行车轮毂和磁钢,所述轮毂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磁钢固定带,所述磁钢固定带相对于轮毂内壁的另一侧设有与磁钢外形尺寸基本吻合的凹槽,磁钢被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带凹槽内。所述的磁钢固定带用胶水或胶贴剂固定在车轮轮毂内壁上,磁钢固定带采用塑料制成,在磁钢与固定带凹槽相接触处涂覆胶水或胶贴剂。
该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采取固定带内侧凹槽和磁钢对应固定,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磁钢排布,同时由于固定带的隔离,解决了相邻磁钢由于极性相异而相吸的问题,高效并且降低了成本。
但是上述技术中,磁钢固定带与轮毂内壁是直接用胶水或胶贴剂固定连接,磁钢与磁钢固定带凹槽相接触处涂覆胶水或胶贴剂,由于磁钢固定带与轮毂内壁的接触面很小,这样导致磁钢固定带与轮毂内壁粘接效果不好;另一方面,磁钢与固定带环形槽相接触的接触面也很小,这样导致磁钢与磁钢固定带固定效果也不好,容易造成磁钢脱落,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磁钢与磁钢固定带以及磁钢固定带与轮毂之间固定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有利于支架与电动车轮辋固定连接,方便磁钢的安装,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磁钢与轮辋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电机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包括筒状体一,在筒状体一外侧周向方向上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筒状体二,在筒状体二周向外侧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凸缘,筒状体一、筒状体二和凸缘设置为一体结构,形成轮辋,筒状体一的内侧壁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筒状体三,筒状体三通过注塑方式在制作轮辋时,直接与轮辋注塑在一起,增加筒状体三与筒状体一之间连接强度;筒状体一的高度大于筒状体三的高度,这样使筒状体三的外侧壁全部与筒状体一的内侧壁接触,增加筒状体三与筒状体一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筒状体三内侧壁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环状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的槽体,在支架的外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件,固定件使支架固定在筒状体三上。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设置筒状体三达到促进磁钢与轮辋之间连接强度的目的,通过设置支架达到进行自动化安装的目的。筒状体一、筒状体二和凸缘可以通过一体模塑成型方式构成的电动车车轮的轮辋,在轮辋的断面中部形成深凹槽,边缘设置有带肩的凸缘,用于放置轮胎的胎圈,凸缘略向中间倾斜,在筒状体二的相对处与筒状体一的外缘形成深凹槽,这样方便轮胎的拆装,本实用新型的轮辋,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刚度大,适用于小尺寸弹性较大的轮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设置有支架的电动车轮毂电机转子,所述的支架包括环状体以及设置在环状体上的分隔条,分隔条起到分隔和导向磁钢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4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