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窗玻璃储能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7588.4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来发 |
主分类号: | E05F1/16 | 分类号: | E05F1/16;E05F15/692;E05F15/697;E05F11/38;E05F1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路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玻璃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窗玻璃储能升降装置,包括玻璃升降装置和玻璃升降拉绳,玻璃升降拉绳与玻璃升降装置固定连接,玻璃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电机和升降组件,电机与蜗杆连接,升降组件包括蜗轮和齿轮组件,所述蜗轮内设有涡卷弹簧和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转轮,所述端盖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单向阻挡件,所述单向阻挡件中间部位设有凸齿,所述凸齿与轮齿互相接触,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齿轮互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使车辆在断电状态下,拉动车门内部的门把手,即可把玻璃降下来,从而在车辆完全进水的状态下,从车窗中爬出来以达到自救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窗玻璃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玻璃储能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窗玻璃只有在车辆通电的情况下才能通过玻璃升降按钮对车窗玻璃进行升降操作,在车辆断电的情况下,车窗玻璃无法升降。但是,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由于意外事故造成车辆落入湖里或者江河中,此时,由于整个车辆都处于水中,电路将断开,此时处于车中的人员由于车辆车窗都处于紧闭状态下,将无法从车辆中逃生出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在断电状态下能够使车窗玻璃降下来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玻璃储能升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窗玻璃储能升降装置,包括:
玻璃升降装置,所述玻璃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和升降组件,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蜗轮和齿轮组件,所述蜗杆可带动蜗轮转动,所述蜗轮内设有涡卷弹簧和转轴,所述涡卷弹簧一端与蜗轮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上方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方设有齿轮,所述转轴穿过端盖和齿轮,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外围设有轮齿,所述轮齿向同一个方向倾斜,所述端盖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单向阻挡件,所述单向阻挡件中间部位设有凸齿,所述凸齿与轮齿互相接触,所述单向阻挡件头部与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端盖上,所述单向阻挡件头部和尾部均与限位条互相接触,所述限位条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轮、拉伸弹簧和限位条均在单向阻挡件的同一侧,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齿轮互相接触;
玻璃升降拉绳,所述玻璃升降拉绳与弧形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拉绳固定条,所述玻璃升降拉绳卡接在拉绳固定条中,所述拉绳固定条与弧形齿条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压缩弹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齿轮内圈设有环形条,所述齿轮中心还设有轴环,所述轴环与一个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穿过轴环,所述转轮位于轴环上方,所述单向阻挡件通过第一限位螺钉与端盖铰接,所述端盖上还固定设有第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限位螺钉与第二限位螺钉均与环形条接触,且第一限位螺钉和第二限位螺钉的头部位于环形条上方,且可限制环形条向上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轮中间部位设有腰形孔,所述转轴上设有与腰形孔相互配合的腰形部,所述腰形部穿过腰形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可拆卸的设于底座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的下部设有竖向的卡槽,所述涡卷弹簧的一头插入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车辆在断电状态下,拉动车门内部的门把手,即可把玻璃降下来,从而在车辆完全进水的状态下,从车窗中爬出来以达到自救的目的;利用涡卷弹簧储能,在玻璃升上去的时候,涡卷弹簧随着一起拧紧,起到储能的目的,当断电的时候,涡卷弹簧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把玻璃降下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来发,未经张来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7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研磨金属颜料油液回收系统
- 下一篇:光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