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6033.X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小万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8;H01M10/6563;H01M10/635;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热交换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顶部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垂直于电池箱体顶部,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金属板,且金属板螺纹连接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面与金属板底面贯穿有导热槽,且连接杆侧面导热槽垂直于金属板底面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内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嵌合于导热槽内,且导热管螺纹固定于金属板底面,实现了最有效的吸收电池所发出的热量,降低电池的温度,增加了电池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的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由于其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因而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技术尚不成熟。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上安装有电池,电池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寿命,同时热量过大在使用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危险,所以对电池进行散热尤为的重要,如何对汽车电池进行散热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包括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顶部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垂直于电池箱体顶部,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金属板,且金属板螺纹连接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面与金属板底面贯穿有导热槽,且连接杆侧面导热槽垂直于金属板底面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内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嵌合于导热槽内,且导热管螺纹固定于金属板底面。
优选的,所述电池箱体两侧均设有第一通风孔,且第一通风孔均贯通电池箱体两侧,所述第一通风孔侧面均固定有第一过滤网,且第一过滤网均固定连接与电池箱体侧面。
优选的,所述金属板侧面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垂直于金属板侧面,所述连接板正面设有第二通风孔,且第二通风孔贯通连接板,所述第二通风孔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二通风孔正面固定有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板正面。
优选的,所述金属板顶部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螺纹连接于金属板顶部,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正面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下方设有进液口。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正面固定有管道,且管道包裹于出液口,所述管道正面贯穿连接于水冷层,且水冷层固定于固定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水冷层侧面均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均垂直于水冷层侧面,所述支撑架侧面固定有换热器,且管道贯穿换热器,且管道贯穿电池箱体连接于进液口。
优选的,所述电池箱体顶面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贯穿电池箱体,所述观察口内固定有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金属板和导热管,实现了最有效的吸收电池所发出的热量,降低电池的温度,增加了电池的寿命,通过连接杆与金属板内的导热管道将电池散发出的热量吸收。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水箱、水冷层和换热器,实现了对电池箱体进行有效的降温,使电池的温度得到降低,通过水箱的出液口连接的管道通过水冷层和换热器到电池箱体,最后出点出箱体连接进液口回到水箱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整体结构构造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抛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小万,未经林小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6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