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3576.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严飞;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B62D29/00;B60R19/3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金慧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车身 前端 铝合金 框架 汽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包括前端框架和后端车身,前端框架包括前防撞梁、以及左右对称的左、右吸能盒、左、右纵梁、发动机舱左、右上边梁、左、右减震塔,左吸能盒前端连接前防撞梁、后端连接左纵梁前端,发动机舱左上边梁和左减震塔固定于左纵梁上,右吸能盒前端连接前防撞梁、后端连接右纵梁前端,发动机舱右上边梁和右减震塔固定于右纵梁上,左减震塔与右减震塔之间通过减震塔连接杆连接,左纵梁的后端、右纵梁的后端、发动机舱左、右上边梁后端均设有连接端面,后端车身的前端设有四配合端面,连接端面与配合端面一一对应并连接。有益效果:前端框架充当整车的吸能区域,提升车身碰撞安全性,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框架总成作为整车承受载荷、抵御碰撞冲击的主体,其设计对车身强度、刚度、模态、安全、耐久等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乘坐体验和主观感受。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及法律法规对车辆排放要求的日渐严格,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车身轻量化技术的研究,铝合金以及碳纤维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到车身上,如何保证铝合金和碳纤维的结构的车身框架的安全性,是车身制造中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包括前端框架和后端车身,所述前端框架包括前防撞梁、以及左右对称的左吸能盒与右吸能盒、左纵梁与右纵梁、发动机舱左上边梁结构与发动机舱右上边梁结构、左减震塔与右减震塔,所述左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前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左纵梁前端,所述发动机舱左上边梁结构和所述左减震塔固定于所述左纵梁上,且所述发动机舱左上边梁结构设置于所述左减震塔的外侧并围住所述左减震塔,所述右吸能盒前端连接所述前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右纵梁前端,所述发动机舱右上边梁结构和所述右减震塔固定于所述右纵梁上,且所述发动机舱右上边梁结构设置于所述右减震塔的外侧并围住所述右减震塔,所述左减震塔与所述右减震塔之间通过减震塔连接杆连接,所述左纵梁的后端、所述右纵梁的后端、所述发动机舱左上边梁结构后端和所述发动机舱右上边梁结构的后端均设有连接端面,所述后端车身的前端设有四配合端面,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配合端面一一对应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梁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所述左吸能盒前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和所述下防撞梁,所述右吸能盒前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和所述下防撞梁。
进一步地,所述左吸能盒的左侧设有左纵梁斜支撑,所述左纵梁斜支撑前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左纵梁,所述左纵梁斜支撑、所述左吸能盒和所述上防撞梁围成三角形,所述右吸能盒的左侧设有右纵梁斜支撑,所述右纵梁斜支撑前端连接所述上防撞梁、后端连接所述右纵梁,所述右纵梁斜支撑、所述右吸能盒和所述上防撞梁围成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吸能盒的棱边、所述右吸能盒的棱边、以及所述左纵梁前端的棱边、所述右纵梁前端的棱边均设有压溃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框架由铝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后端车身由碳纤维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先将前端框架的防撞梁、吸能盒、纵梁、发动机舱上边梁结构等零件完成组装,再将前端框架与后端车身连接,前端框架为铝合金材质,后端车身为碳纤维材质,前端框架充当整车的吸能区域,提升车身碰撞安全性,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车身前端铝合金框架的氢能汽车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前端框架1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工位用桌面式洁净棚
- 下一篇:一种财务装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