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3947.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青;龚国庆;游强;陈新;郑琴霞;邢秀逸;周灿;李若;邓南云;梁清雲;陈家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C5/00 | 分类号: | E02C5/00;B66C9/14;B66C11/00;B66C13/48;B66D1/00;G01B21/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船机 安全 机构 拆装 系统 | ||
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包括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控制柜、卷扬式启闭机、卷筒、限位检测装置。所述卷筒缠绕有电缆,所述电缆连接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所述卷筒与控制柜连接,所述卷扬式启闭机与控制柜连接,所述限位检测装置与卷筒上电缆末端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安全机构拆装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的工作量,节省人力,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的投入与切除,可有效提高系统中卷扬式启闭机的利用率,而且操作安装方法简单,提高了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检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涉及枢纽通航建筑物的升船机安全机构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型房建、水利枢纽、水工机械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长螺母—短螺杆安全保障”方案的大型升船机兴建,对其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研究相当匮乏。通常升船机建设期,升船机安全机构安装时采用的工装为短螺杆外壁上具有呈上升螺旋线排列的若干个滚轮与螺母柱螺旋轨道面接触,通过安全机构自重下落的方式进行,安全机构整个安装过程需要通过吊车悬挂载人吊笼随着安全机构下落实时跟踪检查状态,安全机构下落至接近安装位置约2~2.5米时,需要拆除工装进行人为手动盘车至安装位置,安装效率低,且安装过程安全风险大,然而安全机构拆卸检修与安装时工况区别较大,目前无安全机构拆卸检修方法。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亟待开发设计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从而方便安全机构拆装检修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具有自动化水平高的优点,提高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拆装系统,包括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控制柜、卷扬式启闭机、卷筒、限位检测装置。所述卷筒缠绕有电缆,所述电缆连接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所述卷筒与控制柜连接,所述卷扬式启闭机与控制柜连接,所述限位检测装置与卷筒上电缆末端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机械同步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减速器、盘形齿式联轴器、固定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盘形齿式联轴器与升船机安全机构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固定座安装固定在下导向架上,所述伺服电机、减速器安装在固定座上。
所述卷扬式启闭机包括大车车架、小车车架、行走轨道、第一变频电机、第二减速器、钢丝绳、钢丝绳卷筒、动滑轮、吊钩、行程编码器、定滑轮、线缆跟随装置、小车驱动总成。大车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设有小车车架,小车车架连接小车驱动总成,小车车架上安装有第一变频电机,第一变频电机通过第二减速器连接钢丝绳卷筒,钢丝绳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伸缩端设有动滑轮,动滑轮连接吊钩,钢丝绳上端设有定滑轮,定滑轮安装在小车车架上,所述大车车架设置有线缆跟随装置。所述第二减速器设置有行程编码器,用于实时采集卷扬式启闭机提升或下降高度数据。
所述卷筒包括第二变频电机、第三减速器、电缆卷盘;第二变频电机通过第三减速器连接电缆卷盘,电缆卷盘缠绕有电缆。
所述限位检测装置包括环形滑触轨道、触头、传感器支架、接近开关。所述环形滑触轨道位于下导向架下端面且与旋转螺杆同轴,环形滑触轨道与电缆卷筒的末端电缆连接,所述触头底部安装在环形滑触轨道的滑槽中,触头顶部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底座安装在旋转螺杆下端面,传感器支架高度与方向能够调节;两个接近开关安装在传感器支架顶部的安装孔上,两个接近开关端面分别与螺母柱上、下两个螺牙面垂直;所述旋转螺杆转动时,带动传感器支架同步转动,触头在环形滑触轨道同步旋转,位于传感器支架上的接近开关同步转动。
该系统还包括操作控制台,操作控制台与控制柜连接。操作控制台设有液晶显示屏、换挡手柄、操作按钮、紧急停机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3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榴萌芽除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梯形叠片式纳米砂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