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胆道取石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6084.7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9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崔然;王旭菁;王永坤;张祺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B17/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陆盛菊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角度 腹腔镜 胆道 取石钳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它包括固定座和内芯,所述内芯包括拉杆、拉杆座、第一活动连接杆、第二活动连接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的前部和第二钳头的前部分别由:活动节和前端夹头组成,所述活动节与所述前端夹头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活动节包括2‑3个活动杆,每2个相邻的活动杆之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钳,特别是公开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胆道取石钳。
背景技术
胆总管结石是非常常见的疾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传统手术方法只能做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尽管创伤大,但是它的优点仍然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在微创条件不足的地区及医疗机构、无法实施微创治疗的患者以及微创治疗失败时仍然需要采用的,总体上仍然是主流的治疗模式,开腹的胆总管取石主要依靠胆道取石钳子,通过取石钳可以以很方便的角度探查胆道并取出结石,传统开腹取石钳与普通的剪刀相似,其前端钢性向上弯曲呈弧形,不可调节角度。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已成为胆道外科的趋势,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长期依赖胆道镜下取石网篮套取,操作较为繁琐而耗时。由于腹腔镜气腹状态下腹部高度膨隆,穿刺器空间小,传统开腹取石钳因为长度与角度的限制难以常规应用。由于胆道的解剖特点,取石钳头需要一定的角度,而腹腔镜器械直来直去的要求,使传统弯取石钳无法通过直穿刺器使用,目前还没有腹腔镜专用的胆道取石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结合腹腔镜操作器械、利用腹腔镜器械在腹腔内变换钳头角度、完成胆道探查及取石的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胆道取石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包括固定座和内芯,所述固定座的后端连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座的前部设有通道管,所述内芯穿过所述通道管,所述内芯的后端连有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铰接在所述固定手柄上,所述内芯包括拉杆、拉杆座、第一活动连接杆、第二活动连接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拉杆的主体位于所述通道管内,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活动手柄铰接,所述拉杆座呈筒状,所述拉杆座的前部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槽,所述拉杆座的前端设有上下贯穿的轴孔,所述拉杆的前端位于所述轴孔后方的拉杆座内;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杆的后端、第二活动连接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于同一支点;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钳头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钳头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通过钳夹销轴铰接且所述钳夹销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一钳头的前部和第二钳头的前部分别由:活动节和前端夹头组成,所述活动节与所述前端夹头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连;所述活动节包括2-3个活动杆,每2个相邻的活动杆之间通过第二转轴相连。
所述活动节与所述前端夹头的总长度为60mm~90mm。
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为带有阻尼件的转轴。
所述前端夹头的头端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钳头的前部和第二钳头的前部分别由活动节和前端夹头组成,通过所述活动节、前端夹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实现活动杆的上下转动,形成直线或曲线的形态,在直线形态时方便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进入腹腔,当进入腹腔后,通过其他腹腔镜操作器械可改变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的形态,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弯曲成需要的角度,完成胆道取石术。取出石头后可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复位成直线形态后拿出,防止损坏腹腔镜穿刺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等腹腔镜微创肝内外胆道取石术,减少中转开腹的比例,增加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成本低廉,靠谱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早产儿手部约束带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节人体温度的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