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3553.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7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展标;赵国华;朱广燕;柴业鹏;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R16/02;B60T1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固定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加强连接板和设于加强连接板两端的电池包固定结构及连接车身纵梁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加强连接板设有用于安装制动管和/或线束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设置了动力电池包安装点,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包与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解决了制动线束和低压线束固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主机厂的电动汽车都是在原有燃油车平台的基础上改进开发的,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尽量少开发新件,在燃油车平台开发电动车平台产品,就凸显出一些燃油车车身的不足,比如燃油车车身针对电动车结构设计不合理,空间利用不充分,整体重量过重等缺点,但是为了抢占市场,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情况下,主机厂就采用了燃油车车身开发电动汽车;在此过程中很多动力电池固定在汽车的底部,在电池包后部的固定点中,由于车身纵梁一般都有斜度,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固定;若是加高电池包支架会导致电池包摆动大,车身重心不稳,存在安全风险;车身纵梁一般固定有制动管或者制动线束,能利用的空间较少;电池包本身就比较重,想找到合适的固定点固定电池包还是有难度的。行业内有些为达到减轻重量和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采用铝合金结构或者钣金成型的结构,以上结构均有各自的缺点主要是难以全面解决强度、重量和空间利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固定支架,目的解决电动汽车纵梁后部无法为动力电池提供安装点的难题,同时还能实现制动管及低压线束的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加强连接板和设于加强连接板两端的电池包固定结构及连接车身纵梁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加强连接板设有用于安装制动管和/或线束的安装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L型座,所述L型座与车身纵梁贴合连接。
所述L型座与车身纵梁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所述支架本体为倒F型结构。
所述电池包固定结构为设于支架本体底端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第一通孔,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螺母配合将电池包与支架本体锁紧固定。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第一螺纹孔,电池包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与支架本体连接。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加强连接板上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为第二通孔或第二螺纹孔。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加强连接板侧边的外延安装架。
所述加强连接板设有加强筋,所述安装结构设于加强筋上。
所述支架本体对称布置于左右纵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设置了动力电池包安装点,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包与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解决了制动线束和低压线束固定的问题。固定支架采用铸造工艺加工成型,该固定支架结构小、不占用过大空间,铸造强度高,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架本体后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支架本体后视角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35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动式带排线弓机构的收卷排线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埋藏式压力钢管外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