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6403.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皓;周大喜;杨颉;赵婷婷;殷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D45/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具体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所无人机本体的外围均匀的设有飞翼,所述飞翼的两侧设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一端与无人机本体衔接,所述防护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缓冲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大大提高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为了避免飞翼或无人机本体受损,通过会增加保护装置,但现有保护其保护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现需要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可大大提高防护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可大大提高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无人机本体的外围均匀的设有飞翼,所述飞翼的两侧设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一端与无人机本体衔接,所述防护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缓冲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包括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第一缓冲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衔接,所述第一缓冲杆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凹腔,所述第二缓冲杆一端部嵌入所述第一缓冲杆的凹腔内,所述第二缓冲杆另一端与第二防护板相接;
第一缓冲杆的侧壁设有摩擦销,所述摩擦销贯穿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侧壁接触,且第二缓冲杆的端部与第一缓冲杆的凹腔底部余有间距。
优选的,防护杆包括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端部之间通过螺纹相接,第一防护杆另一端与无人机本体相接;第二防护杆另一端与第一防护板相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杆两侧设有连接耳,连接耳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本体相接。
优选的,第一防护板侧部设有套筒,所述第二防护杆端部嵌入所述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无人机本体的外围均匀的设有飞翼,飞翼的两侧设有防护杆,防护杆一端与无人机本体衔接,防护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护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通过缓冲杆连接,通过两侧防护板的保护,可大大提高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图;
图中标记为:1、无人机本体;2、飞翼;3、防护杆;31、第一防护杆;32、第二防护杆;4、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缓冲杆;61、第一缓冲杆;62、第二缓冲杆;7、套筒;8、摩擦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6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训练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铜丝复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