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1502.4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裘晓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镇邓元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增压 发动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包括由发电机、空压机、曲轴带轮以及依次连接发电机、空压机、曲轴带轮的第一玻璃纤维带组成的第一轮系,在第一玻璃纤维带上位于发电机与曲轴带轮之间的位置具有一被动轮,被动轮与机械增压器通过第二玻璃纤维带组成第二轮系。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增设被动轮由双传动带来传递扭矩,有效解决曲轴扭振,并实现调节机械增压器的速比,可灵活布置机械增压器的位置,提高机械增压器传动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轮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动机附件轮系包括发动机、机械增压器、空压机、曲轴带轮以及连接该四者之间的传动带,机械增压器通过传动带与曲轴带轮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来提高汽车的驱动力。
现有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对于发动机、机械增压器、空压机、曲轴带轮通过一传动带实现传动的轮系布置,对于机械增压器布置位置的局限性比较大,通常将发电机、空压机以及曲轴带轮呈三角平面布置,在三角平面中间布置机械增压器,使发电机与曲轴带轮相邻布置,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曲轴在周期性变化的力矩下,各曲拐之间发生扭振,由于曲轴较长,扭转刚度较小,曲轴轴系的转动惯量较大,故曲轴扭振的频率较低,当发电机转矩的变化频率与曲轴转矩的自振频率相同或呈整数倍时,两者会发生共振,现有的轮系结构中虽然将发电机与曲轴带轮之间的间距增加,但是无法解决这缺陷,而且无法实现机械增压器的速比调节使汽车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2、现有的传动带多为橡胶多锲带或金属片带,橡胶多锲带通过其本身的拉力与轮体摩擦作用传递转矩,其传递扭矩达300N.m,而金属片带通过多个金属推片之间的挤压作用传递扭矩,其传递扭矩达350-400N.m,在传递转矩的过程中,橡胶多锲带与金属片带产生一定张力而使其本身发生弹性变形,内部结构强度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机械增压器发动机的传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通过增设被动轮由双传动带来传递扭矩,有效解决曲轴扭振,并实现调节机械增压器的速比,可灵活布置机械增压器的位置,提高机械增压器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包括由发电机、空压机、曲轴带轮以及依次连接发电机、空压机、曲轴带轮的第一玻璃纤维带组成的第一轮系,在第一玻璃纤维带上位于发电机与曲轴带轮之间的位置具有一被动轮,被动轮与机械增压器通过第二玻璃纤维带组成第二轮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玻璃纤维带与第二玻璃纤维带的内侧端面均设有V型状齿状凸起,齿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玻璃纤维带、第二玻璃纤维带的传动方向一致,发电机、空压机、曲轴带轮、被动轮、机械增压器的外端面分别具有与齿状凸起配合的齿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被动轮包括容第二玻璃纤维带缠绕的第一轮体以及容第一玻璃纤维带缠绕的第二轮体,水平贯穿第一轮体、第二轮体具有一轴,第一轮体为工字型状结构,第二轮体包括固定锥形部以及移动锥形部,固定锥形部上的锥形面与移动锥形部上的锥形面相向设置,固定锥形部置于第一轮体的侧端面且与第一轮体一体成型,移动锥形部置于固定锥形部远离第一轮体的一侧,移动锥形部在轴上可作线性位移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移动锥形部的外端上具有液压伺服油缸,液压伺服油缸上具有伺服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轮系上设有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一轮系上还设有第一张紧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置于被动轮与发电机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带上,第一惰轮靠近所述被动轮设置,第二惰轮靠近所述发电机设置,第三惰轮置于曲轴带轮与空压机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带上,第一张紧器置于被动轮与曲轴带轮之间的第一玻璃纤维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辅助型鼻口罩
- 下一篇:一种春油菜种植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