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轨道车场线用钢轨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5489.X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昆;王一;王涛;戴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B66C19/00;B66C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道 车场 钢轨 吊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轨道车场线用钢轨吊装装置,主要内容为:所述的左支撑立柱底部安装有左滚轮,左支撑立柱由两根斜支撑杆组成且两根斜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左横撑,右支撑立柱底部安装有右滚轮,右支撑立柱由两根斜支撑杆组成且两根斜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右横撑,受力横梁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立柱上且受力横梁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立柱上,受力横梁上安装有导槽,电动葫芦通过滚轮安装在受力横梁上的导槽里且电动葫芦可沿受力横梁左右移动,倒链安装在电动葫芦上,夹具安装在倒链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在极少的投入前提下,不仅加快了施工效率及劳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铁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轨道车场线用钢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铁施工车场线施工中,钢轨、轨枕等大质量物体为采用人工搬运,即使使用倒链也只是简单已临时支撑点吊装钢轨、轨枕等,不仅施工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轨道车场线用钢轨吊装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在极少的投入前提下,不仅加快了施工效率及劳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轨道车场线用钢轨吊装装置,其中:包括左滚轮、左横撑、左支撑立柱、受力横梁、电动葫芦、倒链、夹具、右横撑、右支撑立柱和右滚轮,所述的左支撑立柱底部安装有左滚轮,所述的左支撑立柱由两根斜支撑杆组成且两根斜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左横撑,所述的右支撑立柱底部安装有右滚轮,所述的右支撑立柱由两根斜支撑杆组成且两根斜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右横撑,所述的受力横梁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立柱上且受力横梁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立柱上,所述的受力横梁上安装有导槽,所述的电动葫芦通过滚轮安装在受力横梁上的导槽里且电动葫芦可沿受力横梁左右移动,所述的倒链安装在电动葫芦上,所述的夹具安装在倒链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夹具由吊环、第一连杆、左夹爪、右夹爪、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杆上端和第三连杆上端都铰接安装在吊环上,所述的第一连杆下端和右夹爪左端都铰接安装在第二连杆左端,所述的第三连杆下端和左夹爪右端铰接安装在一起且都安装在第二连杆上,所述的左夹爪中部铰接安装在右夹爪中部。
上述的左滚轮和右滚轮都采用带有踏板式刹车脚轮。
上述的夹具上的第二连杆上设有“U”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由两组支撑立柱、两个横撑、四个滚轮、两个倒链、一个受力横梁、两个电动葫芦和两组夹具组成,所述支撑立柱及受力横梁将吊装装置框架组成,且承担主要受力,横撑对吊装装置进行加固,倒链实现吊装装置的功能性,使装置可以实现吊装功能。使用时将吊装装置搬运至现场,使用将倒链与需要吊装的物体连接,通过倒链将物体吊至需求高度。设置的电动葫芦方便实现铁轨安装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左支撑立柱中设置左横撑和右支撑立柱中设置右横撑,组成三角形从而提高了左右支撑的稳定性;在左支撑立柱底部设置左滚轮和右支撑立柱底部设置右滚轮,方便了吊装装置的移动作业,当移动到吊装位置需要固定作业时,通过左滚轮和右滚轮上的踏板式刹车实现固定位置锁定操作;同时受力横梁上的两个电动葫芦可沿受力横梁左右移动,可以方便实现铁轨安装位置的调整,从而提高了其操作效率和安装精度;夹具上的第二连杆上设置的“U”形卡槽,可以方便实现铁轨的夹紧和松开操作,当左夹爪和第三连杆位于“U”形卡槽右侧时,即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夹爪处于松开状态;当左夹爪和第三连杆位于“U”形卡槽左侧时,此时夹处于夹紧状态,从而实现铁轨夹紧和松开操作,而且夹紧牢固可靠,提高了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在极少的投入前提下,不仅加快了施工效率及劳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5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科手外伤VSD负压吸引术改良生物敷料贴膜
- 下一篇:空气洁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