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扭矩的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7045.X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6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斌;李和平;单双明;林森;郑凯;肖朝益;刘礼宇;彭家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扭矩 高压 自动 拆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扭矩的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包括内六方夹具、扭矩倍增器、伺服电机和高压釜夹持装置,内六方夹具上端设置内六方盲孔,下端固定连接在扭矩倍增器上,扭矩倍增器连接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柜体内,内六方夹具上方安装有高压釜夹持装置,高压釜夹持装置固定连接在柜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在设定扭矩的情况下旋紧现有高压釜的大螺帽和对釜塞进行预紧,不会因为扭矩过小造成密封效果不好,也不会因为扭矩过大造成金属密封圈变形量过大而断裂,甚至造成釜塞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扭矩的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高压釜在装釜过程中,由于要对金属密封环进行预紧达到初始密封,而对不同材质的金属密封环的预紧过程需要用到的扭矩不同,如果所用扭矩过小,则金属密封环的变形量不足,达不到初始密封的效果,如扭矩过大,则会使金属密封环初始变形量过大,可能超过金属密封环的屈服强度而使得密封失效或是拆釜时需要非常大的扭矩。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高压釜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状态,使得拆釜的过程需要非常大的扭矩,远远大于装釜过程的扭矩,例如装釜时仅需800N·m,而经过400℃、400 MPa高温高压实验过的高压釜,拆釜时需要6000N·m以上的扭矩。并且在拆釜过程中涉及到釜塞的拔出,因为金属密封环变形量较大,因此拔塞过程需要较大的扭矩和较多次的旋转。这三个过程由人力难以完成,而普通的手动液压拆装机械臂,由于手动控制,只能控制液压的大小,难以直观的观察和控制扭矩,并且由于液压机械臂每个行程的旋转角度较小(约为60°),因此在拔塞过程中需要多次(60次以上)的液压缸换向,因此由人力也较难完成,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310375876X)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温高压反应釜,如图6所示,包括釜体10、毛细管12、压管螺丝13、第一釜塞11、第二釜塞6、锥孔7、锥孔8、锥孔9、密封环5、压紧环4、拧紧螺帽3(大螺帽)、螺母1(拔塞螺母)和垫圈2。
而大量程的可控扭矩的电动扳手,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大量程的可控扭矩扳手,如10000N·m的可控扭矩扳手,其中可控的扭矩范围为4000-10000N·m,只能用于拔塞和拆釜,不能用于小扭矩的装釜。
(2)如采用5000N·m的可控扭矩扳手,其中可控的扭矩范围为2000-5000N·m,对于小扭矩的装釜(小于2000N·m)和大扭矩(大于5000N·m)的拆釜无能为力。
(3)由于大量程的可控扭矩扳手重量较大(约为17kg),加上与高压釜大螺帽连接的夹具,总重量大于20kg,人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一般的可控扭矩扳手,由于比较笨重,拆装过程难以保证和高压釜的同轴,因此容易造成高压釜各个部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扭矩的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扭矩的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包括内六方夹具、扭矩倍增器、伺服电机和高压釜夹持装置,内六方夹具上端设置内六方盲孔,下端固定连接在扭矩倍增器上,内六方夹具侧面位于内六方盲孔下端处设有对称的两个竖直的条形通孔,扭矩倍增器通过减速机连接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柜体内,内六方夹具上方安装有高压釜夹持装置,高压釜夹持装置固定连接在柜体上。
优选的,上述高压釜夹持装置包括夹紧板和竖直固定板,夹紧板通过活动穿过其板面通孔的两螺钉连接到竖直固定板上的螺纹通孔,且能够将高压釜夹持固定在夹紧板和竖直固定板之间。
优选的,上述竖直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在水平的移动板上,移动板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滑块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上表面的滑轨上,固定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柜体上表面,滑块中部下侧设置有丝母,丝母螺旋连接有丝杆,丝杆置于滑轨上表面设置的条形槽内且螺旋连接在滑轨上安装的连接座上。
优选的,上述竖直固定板竖直方向上设置三排连接两螺钉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釜自动拆装设备
- 下一篇:攀爬安全的通讯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