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6758.9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4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贾绍春;樊广棉;黎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曹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社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行走 结构 机器人 | ||
一种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和机器人,行走轮结构包括:轮毂件、耐磨件和导电材料;轮毂件设有耐磨凹部;耐磨件安装于耐磨凹部,用于接触并活动于电力基材;耐磨件设有导电槽;导电材料,设置于导电槽;导电材料的一端接触轮毂件,另一端接触电力基材,使轮毂件与电力基材相连。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行走轮结构;机器人主体安装有行走轮结构;电力基材为地线;机器人主体通过行走轮结构活动于电力基材。本方案的行走轮结构,用于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其能活动于电力基材上,并通过耐磨件接触于电力基材,使导电材料将电力基材与轮毂件相连,实现行走轮结构与电力基材导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走轮结构,因滚轮与导线接触滚动时容易磨损,如滚轮活动于地线时,会对地线会产生摩擦,容易造成地线磨损,故滚轮与地线接触部位的材质需要比地线软更多;同时,现有技术的行走轮结构不能实现滚轮与地线能导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其导电材料的一端接触轮毂件,另一端接触电力基材,使轮毂件与电力基材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机器人,其使用了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导电的行走轮结构,活动于电力基材,包括:轮毂件、耐磨件和导电材料;
所述轮毂件设有耐磨凹部;所述耐磨件安装于所述耐磨凹部,用于接触并活动于所述电力基材;所述耐磨件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导电槽;所述导电材料的一端接触所述轮毂件,另一端接触所述电力基材,使所述轮毂件与所述电力基材相连。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耐磨件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力基材的内凹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导电槽位于所述耐磨件的中心位置,其开口位置朝向所述内凹部的底部。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轮毂件于所述导电槽内设有导电凸台;
所述导电材料一端接触所述导电凸台,另一端接触所述电力基材,使所述轮毂件与所述电力基材相连。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耐磨件为塑料件或橡胶件。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耐磨件为聚氨酯胶件。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行走轮结构滚动于所述电力基材。
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行走轮结构;
所述机器人主体安装有所述行走轮结构;
所述行走轮结构为上述的行走轮结构;
所述电力基材为导线;所述机器人主体通过所述行走轮结构活动于所述电力基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行走轮结构,用于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其能活动于电力基材上,并通过耐磨件接触于电力基材,使导电材料将电力基材与轮毂件相连,实现行走轮结构与电力基材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行走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行走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行走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行走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电力基材001;机器人主体002、行走轮结构003;
轮毂件1、耐磨件2、导电材料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6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玻片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锇样品的分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