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装置的电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8430.9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宋磊;周晓媛;张志峰;钱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联丰东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0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车载 充电 组合 变压器 装置 电感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装置的电感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支架、第二导电支架以及若干铜片绕组,每个铜片绕组由一扁平铜片绕制成单层或多层圆环状,每个铜片绕组的两个引出端沿铜片绕组周向间隔180度分布,若干铜片绕组上下层叠设置且相邻两个铜片绕组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所述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并排设置且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若干层安装槽,铜片绕组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入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上对应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不仅相邻两个铜片绕组之间具有散热间隙,而且铜片绕组与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之间具有散热间隙,因而增加了缝隙,加大了散热窗口,增加电流承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具体涉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作为车载充电变压器,需要较大的功率和电流承载量,传统变压器电流的承载量较小,难以满足需求。
采用电感组件和变压器组件组合的方式可以增大电流的承载量,满足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大功率和大电流的要求。
但是,传统电感组件采用线圈绕组结构,结构紧密,散热窗口小,不利于散热和增加电流承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装置的电感组件,改善散热,利于增大电流的承载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装置的电感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支架、第二导电支架以及若干铜片绕组,每个铜片绕组由一扁平铜片绕制成单层或多层圆环状,每个铜片绕组的两个引出端沿铜片绕组周向间隔180度分布,若干铜片绕组上下层叠设置且相邻两个铜片绕组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所述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并排设置且沿高度方向对应设有若干层安装槽,铜片绕组的两个引出端分别插入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上对应安装槽内。
优选的,两个铜片绕组组成一层且同向引出端叠合在一起并插入安装槽。
优选的,铜片绕组的引出端插入安装槽后焊接固定。
优选的,铜片绕组与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支架包括水平延伸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长度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条形板的长度另一端其中一侧面连接有向上竖向延伸的竖向板,所述安装槽设于竖向板上。
优选的,所述条形板的长度另一端另外一侧面连接有向下竖向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支架包括竖向部以及从竖向部下端向侧面水平折弯的水平部,所述安装槽开设于竖向部,所述水平部上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两个上述的电感组件进行组合,且两个第一导电支架为一体结构,共用所述的固定孔。
优选的,两个上述的电感组件进行组合,且两个第一导电支架的固定孔上下重叠,并与螺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电感组件的线圈绕组采用铜片绕组组合,并由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连接所有铜片绕组,不仅相邻两个铜片绕组之间具有散热间隙,而且铜片绕组与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之间具有散热间隙,因而增加了缝隙,加大了散热窗口,增加电流承载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联丰东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宁联丰东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8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