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6228.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朋;肖宏;江军;马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8;B6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胡影;李红标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动力 结构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该转向动力缸结构包括转向动力缸缸体、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所述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分别并联在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两端之间,所述左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右端口相联通,所述右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左端口相联通。本实用新型在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左右两腔通路上安装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防止转向动力缸缸体压力过大,起到保护转向动力缸缸体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消费者对现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四轮转向技术是改善车辆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四轮转向技术是一种可以使前后轮同时改变方向的技术,后轮可以独立进行转向。低速时,前后轮异相转向,可以减小汽车的转弯半径,提高汽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高速时,前后轮同相转向,可以提高汽车的循迹能力,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然而,现有的转向动力缸在左右转向时,由于转向动力缸内的压力方向转换频繁且存在骤然变化,容易导致转向动力缸在大压力工作时,会有转向动力缸过载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本转向动力缸结构在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左右两腔通路上安装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防止转向动力缸缸体压力过大,起到保护转向动力缸缸体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包括:转向动力缸缸体、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所述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分别并联在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两端之间,所述左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右端口相联通,所述右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左端口相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滑动设置活塞,所述活塞把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左腔室与低压油管相联通,所述右腔室与高压油管相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左安全卸荷阀采用直动式卸荷阀,或者先导式卸荷阀。
进一步地,所述右安全卸荷阀采用直动式卸荷阀,或者先导式卸荷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转向动力缸在左右转向时,由于转向动力缸内的压力方向转换频繁且存在骤然变化,容易导致转向动力缸在大压力工作时,会有转向动力缸过载损坏的风险。提供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该转向动力缸结构包括转向动力缸缸体、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所述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分别并联在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两端之间,所述左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右端口相联通,所述右安全卸荷阀的卸荷出口与所述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内腔的左端口相联通。本实用新型在转向动力缸缸体的左右两腔通路上安装左安全卸荷阀和右安全卸荷阀,防止转向动力缸缸体压力过大,起到保护转向动力缸缸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动力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向左运动时的压力卸荷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向动力缸缸体(100);
右端口(110);
左端口(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6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胎裁切机
- 下一篇:一种灰渣再利用的抽样检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