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5459.4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帅;周军;朱波涛;张克伟;贾公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81/34;E05B81/36;E05B81/32;E05B8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吸合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传动单元、锁止单元、雪载单元和应急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蜗杆、带有花键的蜗轮;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齿板、上锁摆臂、解锁摆臂;所述锁止单元包括相互配合的棘爪和棘轮;所述雪载机构轴接在壳体上,一端设置有雪载卡位筋,雪载卡位筋与设置在棘爪上的雪载卡位活动配合。本方案中,通过单只电机即可可完成上锁动作与解锁动作,具有结构紧凑,传递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中,大部分是通过相应的解锁电机与上锁电机的配合,通过传动机构分别驱动锁头部分,实现解锁和上锁。锁头部分通常是相配合的棘轮棘爪结构。现有结构中,解锁电机与上锁电机分开设计,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此外,现有结构中,还偶尔出现解锁失效的情况。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只采用一只电机实现电动上锁与电动解锁的电动吸合锁结构,通过电机正反转驱动扇形齿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摆臂传动机构执行电动上锁与电动解锁的动作。同时,本方案在棘爪中部设计与其配合的雪载机构,棘爪上设计相配合的雪载卡位,棘轮上设计相配合的雪载释放筋,配合实现锁体的雪载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用一只电机实现驱动,而且体积小、可靠性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动吸合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单元、传动单元、锁止单元、雪载单元和应急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蜗杆、带有花键的蜗轮;蜗杆与电机输出轴同轴或一体设置并与蜗轮相配合,花键与蜗轮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分别铰接在壳体上的齿板、上锁摆臂、解锁摆臂;所述齿板为 “T”字形,下侧与壳体铰接,上部为圆弧形齿条,齿条与花键啮合;上锁摆臂的中部与齿板的尾部铰接连接,上端与应急机构相配合,下端与锁止单元的棘轮相配合;解锁摆臂的中部与壳体铰接连接,上端通过联动臂与应急机构相配合,下端与锁止单元的棘爪相配合,在铰接点下侧设置有与齿板下部相配合的齿板受力配合面;
所述锁止单元包括相互配合的棘爪和棘轮,棘爪和棘轮分别铰接在壳体上,在棘爪上设置有防止棘轮旋转的锁止限位台;所述雪载单元包括雪载机构、雪载机构复位簧、雪载卡位和雪载释放筋;所述雪载机构轴接在壳体上,一端设置有雪载卡位筋,雪载卡位筋与设置在棘爪上的雪载卡位活动配合;所述雪载释放筋包括相互配合的两块,分别设置在雪载机构的另一端和棘轮上,雪载机构复位簧设置在雪载机构与壳体连接的轴上,一端与雪载机构配合,另一端与壳体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棘轮上锁缓冲孔、棘轮缓冲块、棘轮解锁缓冲孔、棘爪上锁缓冲块和棘爪解锁缓冲块;
所述棘轮上锁缓冲孔设置在棘轮上部外侧,所述棘轮缓冲块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棘轮侧边相配合,所述棘轮解锁缓冲孔设置在棘轮下部外侧,所述棘爪上锁缓冲块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扳手摆臂为L形,上部设置有折弯,折弯与壳体上的开口相配合,上侧通过联动臂与解锁摆臂相配合,下侧设置有与上锁摆臂的上端相配合的上锁摆臂环配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机复位微动开关,在齿板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触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5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卷垃圾袋及其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