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3512.5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杜满胜;李红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2D21/00;B62D2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本体以及左悬置支架、右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位于副车架本体的左侧,右悬置支架位于副车架本体的右侧,副车架本体包括第一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以及第三装配部,第一装配部用于将副车架本体与车身装配,左悬置支架焊接于第二装配部上,右悬置支架焊接于第三装配部上,左悬置支架与第二装配部之间、右悬置支架与第三装配部之间形成空腔,左悬置支架、右悬置支架用于安装电机,左悬置支架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右悬置支架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该副车架总成能够降低电机发动时产生的震颤效果对车身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电动汽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电机,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震颤效果,以及由正产效果带来的噪音,而电机必须装配到车身上,才能为车身提供能量,那这样一来,便会对车身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用来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综合性问题)性能造成影响。
电机一般安装在车身的副车架上,副车架装配在车身上,这样一来,电机发动时产生的震颤效果会经由副车架传导到整车中,影响车辆的NVH性能。如何使电机使用时对车身的影响降低,则对副车架上的结构具有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机发动时产生的震颤效果对车身的影响的副车架总成。
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本体以及左悬置支架、右悬置支架,所述左悬置支架位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左侧,所述右悬置支架位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右侧,所述副车架本体包括第一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以及第三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用于将所述副车架本体与车身装配,所述第二装配部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左侧、并与所述第一装配部形成夹角,所述第三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关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中线对称,所述左悬置支架焊接于所述第二装配部上,所述右悬置支架焊接于所述第三装配部上,所述左悬置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之间、所述右悬置支架与所述第三装配部之间分别形成空腔,所述左悬置支架、所述右悬置支架用于安装电机,所述左悬置支架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右悬置支架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
上述方案中,副车架本体的两侧设置了左悬置支架以及右悬置支架,左悬置支架焊接在第二装配部上,右悬置支架焊接在第三装配部上,且第二装配部与第三装配部对称,这样一来,左悬置支架以及右悬置支架的作用能够辐射到整个副车架本体上,左悬置支架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之间、右悬置支架与所述第三装配部之间形成空腔,那么,在左悬置支架、右悬置支架装配电机的时候,电机产生的震颤效果会被消减,从而在副车架总成安装到整车上时,其上连接的电机所产生的震颤效果会被消减,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对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的结构起到了加强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此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的,所述左悬置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两侧的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装配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设有三角形镂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向所述第二装配部弯折,所述第一支板相对所述第二支板更加靠近所述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二支板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二装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侧设有第一焊边,所述第一焊边焊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呈三角状分布,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3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