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功能的制动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6953.0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9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元;曹明敏;张水清;凌利峰;黄建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38 | 分类号: | F16D55/38;F16D65/18;F16D121/14;F16D125/20;F16D12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行车 功能 制动 | ||
1.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功能的制动钳,包括钳体总成(1)、支架总成(2)、制动块(3)和制动盘(4),所述钳体总成(1)安装在支架总成(2)上,钳体总成(1)上安装有内外制动块(3),制动盘(4)位于内外制动块(3)之间,钳体总成(1)的钳体(11)朝向制动盘(4)的端面开设有活塞孔;其特征在于:活塞孔内装有活塞总成(12)、自调机构总成(13)、O型圈(15)和转臂(17);所述活塞总成(12)包括螺杆(122)、锥形弹簧(125)和卡环圈(126);活塞(121)套装在活塞孔中且端部连接到内侧制动块(3),活塞(121)中间开有三级台阶孔,三级台阶孔分为外侧孔、中间孔和内侧孔,三级台阶孔中的外侧孔和中间孔之间的台阶为圆锥面(122.1),螺杆(122)一端为块体端,另一端为螺杆端,螺杆(122)的块体端装在外侧孔且和圆锥面(122.1)的台阶配合,三级台阶孔中的中间孔中开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安装卡环圈(126),卡环圈(126)和螺杆(122)的块体端之间连接有锥形弹簧(125),锥形弹簧(125)套装于螺杆(122)的螺杆端外,螺杆(122)在锥形弹簧(125)的作用力下块体端压靠在活塞(121)的圆锥面(122.1)上;
所述自调机构总成(13)包括弹簧架(132)、圆柱弹簧(133)、螺套(131)、驱动轴(135)、钢球组件(136)和自调座(134);钳体(11)的活塞孔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安装卡环(14),自调座(134)安装在卡环(14)和活塞孔底部,自调座(134)被卡环(14)轴向限位;自调座(134)内底面开设第一球道(139),球道中装有钢球组件(136),驱动轴(135)主要由轴部和盘部同轴一体连接构成,驱动轴(135)盘部装在自调座(134)中,驱动轴(135)盘部在靠近自调座(134)内底面的端面上也开设第二球道(140),钢球组件(136)也处于第二球道(140)中,驱动轴(135)盘部的第二球道(140)经钢球组件(136)和自调座(134)内底面的第一球道(139)转动连接配合,驱动轴(135)轴部穿过伸出自调座(134)底部中心的通孔后和转臂(17)同轴连接;螺套(131)主要由套筒部和盘部同轴一体连接构成,驱动轴(135)盘部端面经第二垫圈(137)和螺套(131)盘部转动连接,螺套(131)套筒部内壁设置为多头螺纹孔,活塞总成(12)内的螺杆(122)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螺套(131)套筒部内壁设置为多头螺纹孔中;螺套(131)套筒部外套装有弹簧架(132),弹簧架(132)和螺套(131)盘部之间连接有圆柱弹簧(133);螺套(131)盘部的外周边缘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均布的缺口槽(131.1),自调座(134)内周壁面开设多个沿周向间隔均布的且和缺口槽(131.1)配合安装的长凸条(134.2),长凸条(134.2)和缺口槽(131.1)均沿轴向布置且一一对应,各个长凸条(134.2)嵌装在各自对应的缺口槽(131.1)中卡接,使得螺套(131)和自调座(134)之间可相对轴向移动但不能转动;自调座(134)外底面一侧偏心地设有一个偏心凸台(134.1),钳体(11)的活塞孔的内底面一侧也偏心地设有一个圆形限位孔(11.1),偏心凸台(134.1)插装到圆形限位孔(11.1)中卡接,使得自调座(134)相对于钳体(11)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功能的制动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球组件(136)包括保持架(136.2)和三个相同的钢球(136.1),自调座(134)内底面开设沿周向均布的三个第一球道(139),三个第一球道(139)中均装有钢球(136.1),三个钢球(136.1)之间通过保持架(136.2)相对周向固定位置,使得三个相同的钢球(136.1)在自调座(134)上均匀布置;同时驱动轴(135)盘部在靠近自调座(134)内底面的端面上也开设沿周向均布的三个第二球道(140),三个钢球(136.1)也分别位于这三个第二球道(140)中,驱动轴(135)的三个第二球道(140)分别和自调座(134)的三个第一球道(139)对应,并且相互对应的两个球道之间安装钢球(136.1);所述的第一球道(139)和第二球道(140)沿弧形布置,且沿弧形圆周方向深浅不同,使得自调座(134)和驱动轴(135)相对转动下钢球(136.1)处于球道(139、140)的不同深浅处,推动驱动轴(135)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69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