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9033.4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2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易军恩;徐勇;宋帆;曾文昌;李华宴;肖光毅;严志雄;吴先年;江荷燕;管希;黎巧能;汪勇;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12 | 分类号: | B61F5/12;B61F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张敏 |
地址: | 4302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作用 摩擦 减振器 | ||
1.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用于设置在侧架(5)与摇枕(6)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楔块(1),所述斜楔块(1)的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容纳腔(2),每个所述容纳腔(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的顶端与容纳腔(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的底端向下延伸穿出容纳腔(2)的底端与摇枕(6)固定连接;所述斜楔块(1)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4),所述第二弹簧(4)的顶端与斜楔块(1)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的底端向下延伸与侧架(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块(1)包括斜楔本体(1.1),所述斜楔本体(1.1)具有顶端面(1.11)、竖直面(1.12)、倾斜面(1.13)、底端面(1.14)、第一梯形侧面(1.15)以及第二梯形侧面(1.16),所述斜楔本体(1.1)的顶端面(1.11)设置有斜楔凸起(1.2),所述斜楔本体(1.1)的倾斜面(1.13)设置有抵接凸起(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枕(6)的两端设置有容置槽(6.1),所述斜楔块(1)嵌置于容置槽(6.1)内,所述竖直面(1.12)与设置在侧架(5)内侧的侧架立柱面(5.1)贴合接触,所述抵接凸起(1.3)与位于容置槽(6.1)一侧的八字侧面(6.2)贴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5)的中间设置有弹簧承台(5.2),所述第一弹簧(3)的底端与摇枕(6)的容置槽(6.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的底端与侧架(5)的弹簧承台(5.2)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的压缩位移量为定值;所述第二弹簧(4)的压缩位移量随着摇枕(6)的垂向运动而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本体(1.1)的竖直面(1.12)的宽度为230mm~3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本体(1.1)的竖直面(1.12)的宽度为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本体(1.1)的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6°~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本体(1.1)的倾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2°。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转向架双作用摩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块(1)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硬质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90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