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实心芯体拆卸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9695.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华;朱明;密世乾;黄华;郑惠忠;颜龙;符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高修华;周克佑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零部件 实心 拆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实心芯体拆卸的装置,包括环形卡箍,内侧面具有和芯体的封圈槽相匹配的环状凸台;支撑构件,具有与所述环形卡箍可拆卸式连接的两条支撑杆和两端跨接在两条支撑杆上端的横杆;升降盘,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横杆与所述环形卡箍之间;作动螺杆,与所述升降盘固接,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横杆通过螺纹连接;导向销,一端与所述环形卡箍连接,另一端滑动插入所述升降盘的导向销孔内;反推螺杆,其端头位于所述升降盘与所述环形卡箍之间,其杆体滑动的穿过所述环形卡箍的反推螺杆孔用于和壳体上法兰的螺栓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实心芯体拆卸过程对产品的损伤,并提高拆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实心芯体拆卸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直接影响飞机性能和航空安全的核心部件,燃油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系统之一,燃油系统中零部件种类、数量繁多,芯体与壳体结构是组成其系统的典型零件。
芯体上安装有多件密封圈,使用过程中,长期的油液浸泡导致密封圈膨胀粘黏在壳体上,部件的拆卸维修非常困难。
空心结构的芯体,可由适合的拆卸工具伸入芯体的中心孔,拆卸工具在芯体内向外撑开并锁紧芯体,然后将芯体拔出,使其与壳体分开,但是对于非空心的实心芯体,只能采用其他的拆卸方式。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燃油滑油热交换器用芯体a安装于壳体b内部后,装配状态仅有一小部分芯体a露在壳体外面,露出部分侧面有环形封圈槽a1,芯体a位于壳体b内的部分也设有若干封圈槽,密封圈c安装于封圈槽内,该产品使用过一段时期后,密封圈c粘住壳体与芯体,很难拆卸,该产品的芯体a和壳体b具有连接用的法兰,芯体a与壳体b的两法兰之间却无任何供工具进入的间隙,从法兰处拆卸会损伤壳体。
目前可取的拆卸方式为,在壳体的两边放置垫块,将两根长胶棒的端头置于露在外面的封圈槽内,以垫块为支撑,将芯体撬出或拔出。这种拆卸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拆卸过程中需保障不损伤封圈槽的密封接触面,而一般封圈槽槽宽和槽深分别为4MM和2MM,胶棒端头的厚度还要略小于封圈槽的宽度,拆卸时封圈槽局部受力较大,对封圈槽造成较大冲击,可能损伤封圈槽,破坏产品密封效果;同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少,胶棒也容易在拆卸过程中因受力过于集中而损坏。
再者,这种方式拆卸过程中需多人辅助,且要从不同的方位执行拆卸工作,拆卸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整个拆卸需要持续20至30分钟,拆卸过程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实心芯体拆卸的装置,在不损伤芯体和壳体的前提下,提高实心芯体的拆卸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实心芯体拆卸的装置,包括:
环形卡箍,内侧面具有和芯体的封圈槽相匹配的环状凸台;
支撑构件,具有与所述环形卡箍可拆卸式连接的两条支撑杆和两端跨接在两条支撑杆上端的横杆;
升降盘,位于所述支撑构件的横杆与所述环形卡箍之间;
作动螺杆,与所述升降盘固接,并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横杆通过螺纹连接;
导向销,一端与所述环形卡箍连接,另一端滑动插入所述升降盘的导向销孔内;
反推螺杆,其端头位于所述升降盘与所述环形卡箍之间,其杆体滑动的穿过所述环形卡箍的反推螺杆孔用于和壳体上法兰的螺栓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9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车间防虫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切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