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臂结构及具有其的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5802.X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辛浩;孟涛;陈金忠;蔡景明;康小伟;马义来;张庆保;何仁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特检管道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N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结构 具有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臂结构及具有其的检测器,用于检测管道内壁上是否有异物及管道变形情况,检测臂结构包括:支座;第一检测臂组件,第一检测臂组件与支座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检测臂组件用于与管道内壁抵接以检测管道内壁上的异物;第二检测臂组件,第二检测臂组件设置在第一检测臂组件上,第一检测臂组件和第二检测臂组件分别用于与检测管道内壁的不同位置处的异物进行抵接;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置在支座上,支座带动第一检测臂组件沿管道内壁移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检测臂组件相对支座的移动轨迹,以根据移动轨迹判断管道内壁上是否有异物。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臂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变形检测器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臂结构及具有其的检测器。
背景技术
管道是石油、天然气等物质输送的主要手段,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输管道穿越地域广阔,服役环境复杂,因年久失修、腐蚀等原因造成管道泄漏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人身伤亡等灾难性事故,因此压力管道安全运行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管道漏磁内检测是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在管道内运动的同时进行检测,获取管道的信息并存储,检测完成后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得到管道内外壁金属损失、里程、钟点方位、管道附件等信息。在进行漏磁内检测前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洗及变形检测。
在油气管道建设及运行早期,油气管道有异物插入,漏磁检测器由于有钢刷结构,通过能力弱,需要在漏磁检测前对管道异物插入处进行检测定位并进行评估。
然而,传统变形检测器探臂之间间歇大,很容易出现对较细的异物漏检的情况,导致漏磁检测器仍然无法通过管道,现有的做法是多次进行检测,以减小漏检的概率,这种检测方式导致检测效率慢,检测的结果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臂结构及具有其的检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变形检测器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臂结构,用于检测管道内壁上是否有异物或管道是否变形,检测臂结构包括:支座;第一检测臂组件,第一检测臂组件与支座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检测臂组件用于与管道内壁抵接以检测管道内壁上的异物;第二检测臂组件,第二检测臂组件设置在第一检测臂组件上,第一检测臂组件和第二检测臂组件分别用于与检测管道内壁的不同位置处的异物进行抵接;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置在支座或第一检测臂组件上,支座带动第一检测臂组件沿管道内壁移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检测臂组件相对支座的移动轨迹,以根据移动轨迹判断管道内壁上是否有异物。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臂组件上设有第一检测部,第一检测部用于与管道内壁上的异物接触,以在异物的驱动下使第一检测臂组件相对支座移动;其中,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面和第二检测面,第一检测面和第二检测面呈预设夹角地设置,以分别与管道内壁上的异物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检测臂组件上设有第二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三检测面,第三检测面和第一检测面相互平行地设置且不共面。
进一步地,第二检测臂组件包括:两个检测臂,两个检测臂分别设置在第一检测臂组件的相对两侧,以分别用于检测管道内壁上不同位置处的异物。
进一步地,检测臂与第一检测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臂组件和支座转动连接,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检测臂组件相对支座转动的角度。
进一步地,检测臂结构还包括:
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第一检测臂组件连接,以驱动第一检测臂组件与管道内壁进行抵接。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支座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臂组件连接,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特检管道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特检管道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5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