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3593.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由远洋;吴进达;侯其森;顾清午;卫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踏板 摩托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电动摩托车技术,提出一种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提出的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车架具有立管、主管、左前侧管、右前侧管、左后侧管和右后侧管;主管焊接在主管上;主管与立管之间设置有主管加强板;焊接在主管的左右两侧的左前侧管、右前侧管之间焊接有主管连接管;主管连接管与主管之间焊接有主管连接管加强板,且主管连接管加强板使主管、左前侧管、右前侧管以及主管连接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左后侧管、左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以及右后侧管、右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结构焊接结构共同构成用以整车一阶模态和骑行稳定性的稳固结构。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焊接部位,减少了应力集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电动摩托车技术,具体是一种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车架是电动摩托车的基本骨架,不仅需要支承所有重要的零部件,还要保证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车架还需承受各系统以及驾驶员的质量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负荷,以及防止撞击的功能。因此,摩托车车架要求有足够得到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也必须轻巧;另外,车架的固有频率也必须设计合理,合理的车架模态可以减少发动机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对操控的灵活性和驾驶的舒适性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随着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存在结构强度不能与新材料匹配,焊接部位过多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需要更新换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设计合理的车架结构,使其具有强度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模态性能合理且能装配后部置物箱;通过各细节的优化设计,提升驾乘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轮电动踏板摩托车车架,车架具有立管、主管、左前侧管、右前侧管、左后侧管和右后侧管;所述的主管倾斜设置并焊接在主管上;所述的主管与立管之间设置有主管加强板;所述的主管、立管以及主管加强板共同构成用以避免车架变形、保证车架强度的三角形;所述的左前侧管、右前侧管对称焊接在主管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前侧管、右前侧管之间焊接有主管连接管;所述的主管连接管与所述的主管之间焊接有主管连接管加强板,且所述的主管连接管加强板使所述的主管、左前侧管、右前侧管以及主管连接管之间形成用以在高速操控整车时的两个稳固三角形结构;所述左前侧管的后端向上弯折后与所述的左后侧管焊接连接;所述左后侧管的前端与焊接在左前侧管的置物箱支承管焊接连接,且所述的左后侧管、左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焊接结构;
所述右前侧管的后端向上弯折后与所述的右后侧管焊接连接;所述右后侧管的前端与焊接在右前侧管的置物箱支承管焊接连接,且所述的右后侧管、右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焊接结构;
所述的左后侧管、左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以及所述的右后侧管、右前侧管以及置物箱支承管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结构焊接结构共同构成用以整车一阶模态和骑行稳定性的稳固结构。
所述的左后侧管、右后侧管的尾部通过后挡泥支架支承件固联为一体,形成车架尾部的加强结构,有效减少车架尾部抖动、提升车架的二阶模态。
所述的左后侧管、右后侧管上分别焊接有坐垫左安装支承件、坐垫右安装支承件,
所述的左后侧管、右后侧管上分别焊接有左后减震支承件、右后减震支承件;所述的左后减震支承件、右后减震支承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机动踏板摩托车车架,具有整体结构强度高,焊接零部件少,适宜装配后货架与边货架,同时增加了整车的有效载荷和模态属性,且同时减少了管子上的零部件,减少了焊接部位,减少了应力集中,降低了车架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3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