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0997.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4 | 分类号: | D01D1/04;D01D1/09;D01D1/10;D01D5/08;D01D5/098;D04H3/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自动控制 熔喷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该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包括机座、加热挤出装置、高速喷气装置、温压传感单元和控制装置;加热挤出装置包括推挤机构、加热料筒和射出机构,加热料筒设置在机座上,推挤机构设置在机座上,射出机构设置在机座上;高速喷气装置设置在机座上;温压传感单元设置在射出机构的输出端;控制装置包括伺服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伺服驱动机构和加热料筒的加热端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的有益效果在于:由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加热结构和推挤结构的运行参数,有效地提高了该熔喷机的生产效率,提高该熔喷机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
背景技术
熔喷法借助高速热气流使刚挤出的高聚物熔体迅速高倍拉伸固化成形的纺丝方法。优点是工艺流程短,可以纺丝直接制成无纺织物。
人们实用新型了熔喷机实现上述的熔喷工艺以制造无纺织物,该熔喷机的工作流程:聚合物母粒放入挤出机,并在挤出机内熔融,温度在240℃左右(针对聚丙烯一熔喷法采用的主要树脂)。熔体通过计量泵,到达熔喷模头。计量泵测量输出到喷嘴的熔体流量。喷丝嘴是一排间距不到1mm,直径在0.2~0.4mm 的毛细管。在毛细管的两侧就是进气孔,加人250~300℃的压缩空气。在刚刚形成的聚合物挤出喷丝头时,压缩空气的头端作用于聚合物,以高于声速(550m/s) 的气流将热长丝牵伸至直径1~10μum,根据其物理特性这种网被称为微纤网。热空气向下流动时与周围空气混合,使纤维冷却并最终固结成短而细的纤维。熔喷法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熔体准备、过滤、计量、熔体从喷丝孔挤出、熔体细流牵伸与冷却、成网。
然而,传统的熔喷机的调节参数一般是通过技术人员的调机经验来设置,实际生产情况每次都不尽相同,通过该方法设置挤出机和加热结构的工作参数,并不能实现生产效率最优化,导致熔喷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产能无法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熔喷机采用人工参数调节,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提高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压传感自动控制熔喷机,包括机座、加热挤出装置、高速喷气装置、温压传感单元和控制装置;所述加热挤出装置包括推挤机构、加热料筒和射出机构,所述加热料筒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推挤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用于加热物料并使物料呈熔融状态,所述推挤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料筒的输入端连接且用于将熔融状态的物料往所述加热料筒的另一端推动,所述射出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所述射出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料筒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出机构用于将经所述推挤机构推动的呈熔融状态的物料喷射至外侧;所述高速喷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该高速喷气装置的输出端对准所述射出机构的输出端以用于夹持牵伸拉细经所述射出机构输出的熔体,使熔体冷却后形成超细纤维;所述温压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射出机构的输出端且用于检测所述射出机构的输出端的物料温度和喷射压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伺服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座内,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压传感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伺服驱动机构与所述推挤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伺服驱动机构和所述加热料筒的加热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伺服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推挤机构为螺旋推送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机座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推挤机构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为减速器结构,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主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挤机构的输入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0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