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5181.X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柱;崔焕民;张钧泰;文钰;刘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D1/00;F23L15/00;F25B15/0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电站 余热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烟气流通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锅炉、空气预热器、多个冷却器、除尘器、脱硫塔、烟气冷凝换热器、烟气再热器和烟囱;
多个冷却器依次串联设置,沿烟气流通方向,多个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依次降低,且多个冷却器对应不用的用热设备;
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斜温层储热罐和热网,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出端与热网连通;
部分冷却器产生的热量用于驱动吸收式热泵以回收烟气冷凝过程释放热量,热泵产生的热量部分输送至烟气再热器用于再热烟气,部分用于预热空气,其余部分在部分冷却器中继续升温并储存于斜温层储热罐中供应热网所需热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器分别为烟气高温冷却器、烟气中温冷却器和烟气低温冷却器;
沿烟气的流通方向,烟气高温冷却器、烟气中温冷却器和烟气低温冷却器的烟气通道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轮机冷却回热系统,所述烟气高温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管路与汽轮机冷却回热系统之间形成介质循环换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中温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管路与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管路连通;
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却水管路与烟气冷凝换热器换热介质管路连通,所述吸收式热泵的热水管路、烟气低温冷却器的换热介质管路和斜温层储热罐的热水输入端之间形成介质循环换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热水管路与烟气再热器的换热介质管路之间形成介质循环换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暖风器,所述暖风器的烟气通道与锅炉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暖风器的换热介质管路与吸收式热泵的热水管路之间形成介质循环换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暖风器工质侧出口温度为65~75℃,空气在暖风器加热至70~9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高温冷却器和烟气低温冷却器的换热介质为水;
所述烟气高温冷却器出口水温为120~150℃;
所述烟气低温冷却器出口水温为100~1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电站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冷凝换热器出口烟气温度为42~49℃;所述烟气再热器出口烟气温度为57~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51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槽槽壳托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金属加工打磨用装置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