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及轨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1367.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薛元;张东卿;李安洪;王智猛;沈均;代伟;周波;肖朝乾;周文洋;张建文;张涛;李睿;姜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路基 轨道 底座 减振抗滑 构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及轨道结构,减振抗滑构造包含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位于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通过若干个连接钢筋连接。采用本结构能有效避免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的刚性接触,同时保证了二者的变形协调,使所述路基具有较好的缓冲吸振作用,利于消除了列车荷载的高频振动引起的轨道底座板的开裂,有效延长轨道板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增加了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的约束力,防止所述轨道底座板因纵向或横向附加力过大而产生的滑移,有效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利于减少运营维护成本,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及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山区高速铁路大范围修建。当高速铁路穿过硬质岩地段,由于硬质岩具有高承载力、大变形模量的特点,足以满足铁路路基对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因此对于弱风化硬质岩路堑地段,通常采用刚性路基。即路基面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混凝土进行路基面找平,则可直接铺设轨道板,不需要进行换填。而西南山区岩溶发育广泛,对于覆盖层不深的揭露型岩溶,多采用清除上覆土回填混凝土的刚性路基。除此之外,桥隧之间的短路基为了减小刚度差异,也大量采用刚性路基。刚性路基有效解决了山区路基填料短缺、碾压困难以及刚度差异的问题。
但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轨道板与硬质岩及混凝土属于刚性接触,在列车动荷载的高频振动下,会造成轨道板的开裂;2、轨道板直接铺设在硬质岩上,在伸缩力、挠曲力、制动力等纵向及横向附加力的综合作用下,会出现轨道板的滑移,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轨道板直接设置在刚性路基上容易出现开裂,影响运营安全性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及轨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包含褥垫层,所述褥垫层位于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通过若干个连接钢筋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通过铺设于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的褥垫层,有效避免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的刚性接触,同时保证了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的变形协调,使所述路基具有较好的缓冲吸振作用,利于消除了列车荷载的高频振动引起的轨道底座板的开裂,有效延长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所述连接钢筋,能够增加了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之间的约束力,防止所述轨道底座板因纵向或横向附加力过大而产生的滑移,有效保障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利于减少运营维护成本,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优选的,所述连接钢筋的上端伸入所述轨道底座板、下端伸入所述路基。
即同一个所述连接钢筋贯穿所述褥垫层分别连接所述路基和轨道底座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钢筋伸入所述轨道底座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5cm并弯折设置,所述连接钢筋伸入所述路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钢筋沿所述轨道底座板的宽度设置若干排,相邻两排所述连接钢筋交错设置,同排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钢筋的纵向间距为3-5m。
优选的,所述褥垫层为砂卵石褥垫层或碎石褥垫层。
一种轨道结构,包含轨道板和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刚性路基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减振抗滑构造。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结构,便于在刚性路基上的安装使用,施工简便,结构简单,有利于增加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避免开裂,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还能够防止轨道结构因纵向或横向附加力过大而产生相对于路基的滑移,有效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1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预制承重墙体
- 下一篇:一种成品油墨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