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感应龙头及其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9873.6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荣;杨威;石瑞发;张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吴慧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龙头 及其 模块 装配 结构 | ||
1.一种双感应龙头,设有内部水路和龙头外壳,所述内部水路和龙头外壳相互隔绝,所述内部水路的出水水路的出水端设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内,其特征在于:在龙头的出水嘴处设有能感应到手势并转化为电信号的双感应模块,所述双感应模块设有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分为侧感应窗和下感应窗;所述双感应模块连接有一向外延伸的感应端口,通过此感应端口外接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置有控制电路、受控于控制电路的电磁阀以及受电磁阀控制开关的水通路,所述感应端口与控制盒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并将双感应模块的感应信息传输于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接受双感应模块的感应信息,根据感应信息控制电磁阀进而控制水通路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水路经由控制盒的水通路,由水通路的开、关而决定出水水路的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感应模块向外延伸的感应端口,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向龙头外壳的内部空间延伸,进而向控制盒延伸并与控制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有一向外延伸的感应窗端口,此感应窗端口其内部与控制盒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对外与双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口插接实现电连接,双感应模块的感应信息通过感应端口传输于感应窗端口,进而传输于控制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置于龙头外壳的外部,所述控制盒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龙头内部水路的出水水路向龙头下方外部延伸至控制盒的进水口,与控制盒的水通路导通,进而从控制盒的出水口出来,并转回龙头外壳内向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延伸。
5.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设有一缺口和定位卡槽,且龙头的出水嘴处还设有卡套、水嘴模块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感应模块,其中,所述卡套外形的形状大小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内部相匹配,卡套上设有一定位缺口和定位卡点,与出水嘴一端的缺口和定位卡槽相对应;所述水嘴模块其内部设有可供龙头出水水路的出水端密封连接的出水通路,且水嘴模块外部与双感应模块可组合成一体并一起固设于卡套内,且随着卡套一起卡入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内,与此同时,卡套的定位卡点弹性扣合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的定位卡槽内,卡套的定位缺口与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的缺口相重叠,双感应模块的感应区域从卡套的定位缺口和龙头外壳的出水嘴一端的缺口处露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模块外部一侧设有让位部,所述双感应模块与此让位部形状相配合;水嘴模块底部设有外延底板,所述外延底板对应此让位部的位置设有一安置缺口,双感应模块的下感应窗向下设为一凸块,双感应模块扣于此让位部与水嘴模块合而为一体,且双感应模块的下感应窗嵌入外延底板的安置缺口内,以保证水嘴模块底部的外延底板承托住双感应模块;同时双感应模块的侧感应窗朝向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感应模块其感应区域呈现一外凸结构,当双感应模块与水嘴模块固设于卡套内时,此外凸结构的上部顶靠于卡套的定位缺口的边缘处,以保证整个感应区域暴露于定位缺口外。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模块外壁设有至少一横向卡槽,横向卡槽末端设有一限位点;所述卡套内壁设有与此横向卡槽相对应的横向卡条,当水嘴模块固设于卡套内时,卡套内壁的横向卡条卡入横向卡槽,并固定顶靠于限位点实现水嘴模块和卡槽的固定安装,以使得水嘴模块的让位部正对于卡套的定位缺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嘴模块底部内设有与出水通路连通的容置腔,用于放置一起泡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感应模块的感应端口穿过卡套内部,进一步向龙头外壳的内部空间延伸,进而向控制盒延伸并与控制盒连接。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感应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外部设有至少一条微凸筋条,用于增强卡套与龙头外壳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8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建筑顶部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起重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