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轨电车、充电基站和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3113.2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邱昆;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0;B60L5/00;B61D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电车 充电 基站 轨道交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充电基站和轨道交通系统。该有轨电车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车厢的第一组车厢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车厢的第二组车厢,每个所述车厢的顶部均设有取流器;所述第一组车厢的车厢数量和所述第二组车厢的车厢数量相同,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车厢顶部的取流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组车厢的车厢顶部的取流器在有轨电车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该有轨电车可节省车厢底部的空间,提高有轨电车的充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充电基站和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轨电车大多通过底部取流的方式进行充电,将充电槽通过弹簧伸缩机构固定在绝缘外壳上,再安装在轨道梁上,并将充电刀安装在车辆底部转向架上。当车辆进站或进入车辆段车库充电位后,充电刀将导入充电槽内,实现对有轨电车的充电。然而,由于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槽常需适应充电刀刀片进行横移,因此使得需要的横向尺寸较大,而有轨电车的底部空间往往较小,这使得有轨电车的底部布置较为复杂,易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底部取流的方式导致的有轨电车的底部布置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充电基站和轨道交通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车厢的第一组车厢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车厢的第二组车厢,每个所述车厢的顶部均设有取流器;
所述第一组车厢的车厢数量和所述第二组车厢的车厢数量相同,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车厢的车厢顶部的取流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组车厢的车厢顶部的取流器在有轨电车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轨电车,将取流器设置在车厢的顶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取流器设置在车厢底部,可更好地节省车厢底部的空间,便于在有轨电车转向掉头后对有轨电车进行充电,提高有轨电车的充电效率、充电便捷性、灵活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提高有轨电车的充电效果,同时有利于车辆计轴器及接地等布置。由于第一组车厢的取流器与第二组车厢的取流器在有轨电车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这样,换向前的第一组车厢的取流器与换向后的第二组车厢的取流器可以用同一位置的授流器充电,换向前的第二组车厢的取流器与换向后的第一组车厢的取流器可以用同一位置的授流器充电,进而能够减少为有轨电车充电的授流器的数量,节约成本。
可选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车厢的车厢顶部的每一所述取流器位于其所处车厢靠近所述第二组车厢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二组车厢的车厢顶部的每一所述取流器位于其所处车厢靠近所述第一组车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取流器包括取流正极板及取流负极板,所述第一组车厢的取流器的取流正极板与所述第二组车厢的取流器的取流正极板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组车厢的取流器的取流负极板与所述第二组车厢的取流器的取流负极板位于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取流器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及第三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极板关于所述第二极板对称且第一极板的极性及第三极板的极性均与第二极板的极性相反,多个取流器的第二极板的极性相同且均位于其所处车厢的中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有轨电车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有轨电车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组车厢与第二组车厢之间的中间车厢,所述中间车厢的顶部取流器,所述取流器设置在所述中间车厢顶部的中部或者靠近所述第一组车厢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所述充电基站的顶部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授流器的第一授流组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授流器的第二授流组,所述第一授流组的授流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授流组的授流器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授流组的授流器与所述第二授流组的授流器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3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向器胚件除锈防腐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坐标机测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