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9654.4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3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颖;胡英;戴全;徐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24 | 分类号: | B65H29/24;B65H29/10;B65H29/16;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运输 平整 装置 | ||
一种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夹持机构、输送带、吸附腔,所述夹持机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与吸附腔相通的吸附孔,且吸附孔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本设计不仅常规输送不产生褶皱、气泡,而且加快输送不打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片材的输送装置,属于柔性片材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输流水线(传送带)上运输轻薄材质加工件时,容易产生褶皱、气泡,同时,为了提高产能,通常需要加快传输流水线速度,在运输轻薄材质加工件时易发生打滑。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运输柔性片材时易产生褶皱、气泡,加快输送易打滑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运输柔性片材时不产生褶皱、气泡,加快输送不打滑的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夹持机构、输送带、吸附腔,所述夹持机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与吸附腔相通的吸附孔,该吸附孔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吸附腔包括正对设置的吸附一腔与吸附二腔,吸附一腔、吸附二腔的布置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且在吸附一腔、吸附二腔之间设置有腔间空隙。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传动机构、二号传动机构、驱动轴与夹持横梁,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传动机构、二号传动机构的尾端相连接,一号传动机构、二号传动机构的首端分别与夹持横梁的两端相连接,夹持横梁与驱动轴正对设置,且在夹持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爪。
所述一号传动机构、二号传动机构均为同步带模组,所述同步带模组中位于其尾端的同步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同步带模组中位于其首端的同步轮通过动子与夹持横梁的端部相连接。
所述驱动轴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驱动轴、驱动电机的交接处近驱动轴、二号传动机构的交接处设置。
所述夹持爪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与连接部,所述上夹板、下夹板的首端上下正对设置,上夹板、下夹板的尾端均与连接部的一侧相连接,连接部的另一侧与夹持横梁相连接。
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板与支撑板,所述上夹板、下夹板的尾端均与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接,安装板的另一侧的顶部与支撑板的首端垂直连接,支撑板的中部与夹持横梁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上夹板的尾端与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接,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并排布置的下夹板、爪气缸,下夹板的尾端与爪气缸的一侧相连接,爪气缸的另一侧与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接,爪气缸顶部的输出端与上夹板的尾端的底面相连接。
所述柔性片材运输及平整装置还包括输送轴、导向轮轴与张紧轮轴,且输送轴、导向轮轴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缠绕输送轴、导向轮轴的侧围而过,输送带包括上带部与下带部,下带部上近导向轮轴的部位的底部与张紧轮轴的侧围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9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