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8581.5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毛文学;周巍;陆晓安;王帅;杨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1001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和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堆和第一冷却板,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电芯堆构造为在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且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电芯堆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多个电芯;所述第一冷却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堆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中设置有多个电芯堆,每个电芯堆由多个电芯在厚度方向堆叠而成,即电池模组的高度可通过增减电芯的个数进行调节,使电池模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可调,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灵活性,从而使电池模组可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电池模组在Z向上的高度直接影响电池包的高度,电池包的高度会影响电池包离地间距以及驾驶位到车顶距离,不同的车型对电池包的高度需求不同,例如SUV型车辆底盘高对电池包的要求小,但轿车的地盘低、离地间隙小,这就造成整车对电池包的高度要求严格。
但传统车辆上电池模组的电芯竖直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电池模组的尺寸仅能在水平方向维度进行改变,电芯的成组灵活性低,电池模组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只能适用于SUV款车型或者轿车款中的一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中设置有多个电芯堆,每个电芯堆由多个电芯在厚度方向堆叠而成,即电池模组的高度可通过增减电芯的个数进行调节,使电池模组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灵活性,从而使电池模组可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堆和第一冷却板,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电芯堆构造为在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且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每个所述电芯堆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多个电芯;所述第一冷却板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中电芯平铺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通过调节电芯的数量以改变电池模组在Z向的高度,使电池模组在Z向高度调整更加灵活,使得电池模组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同时,通过在相邻两个电芯堆之间设置第一冷却板,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提高了对电池模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具有在厚度方向上正对的第一冷却面和第二冷却面,所述第一冷却面和所述第二冷却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电芯堆中的每个所述电芯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具有进水端和排水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另一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第一冷却板本体和汇流端板,所述第一冷却板本体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所述汇流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本体上,所述汇流端板内形成有汇流腔,所述汇流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均构造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还包括分流端板,所述分流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板本体上,所述分流端板内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进水腔和排水腔,所述进水腔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排水腔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动力系统分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物粉碎用环保机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烫艾灸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