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152.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雷军;张永刚;吕文强;谢鹏飞;王昭;高松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H01S5/022;H01S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半导体 尾纤泵浦源 结构 | ||
1.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的尾纤管壳(2);所述尾纤管壳(2)前端设有管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管壳(2)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所述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包括固定板(5)和渐变加强筋(6);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尾纤管壳(2)的侧面;所述固定板(5)顶面固定有渐变加强筋(6);所述渐变加强筋(6)与尾纤管壳(2)的侧面固定,且渐变加强筋(6)上部窄下部宽;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贯穿螺钉,通过螺钉旋紧在换热底座(1)上对应的螺纹孔将尾纤管壳(2)底面紧贴在换热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加强筋(6)的上部延伸至尾纤管壳(2)顶面;所述固定板(5)的底面和尾纤管壳(2)的底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管壳(2)两侧的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交错设置,使两个尾纤管壳(2)并排安装时,二者相靠近侧面的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能够相互楔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管壳(2)左侧面设有两个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右侧面设有三个渐变加强筋安装脚(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管壳(2)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大斜切面(7)和小斜切面(8),用于尾纤管壳(2)交错安装时给管嘴(3)留有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尾纤泵浦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管壳(2)数量至少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1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风扇管接头的弹性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云拼接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