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549.3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陈伟;王文斌;赵伟;宋振东;王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A61G7/10;A61H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康复训练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全向移动平台、坐站转移机构和骨盆支撑机构,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全向移动平台上,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上,且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升降运动;所述坐站转移机构用于为所述骨盆支撑机构提供升降运动的力,以辅助用户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和坐站转移训练。本实用新型整机小巧灵便,成本低,方便家庭环境使用,符合人体运动需求,能够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完成室内移动、坐站转移、日常生活任务和步行训练,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替换照护家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家庭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脑卒中患者在术后大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老年人群中超过40%有不同程度的步行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日常照顾,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表明,超过80%的脑损伤患者在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运动训练后,运动功能都有显著的提升,大部分老年人经过步行训练也可保持运动功能。
国内外研发了多款康复训练器械,但是多数康复训练器械存在体积较为庞大、价格昂贵和操作困难等问题,不适合家庭和社区环境使用,难以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辅助设备,只能在医院进行短暂康复训练,难以将康复效果长期保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家庭环境的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旨在减小体积,降低生产成本,以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完成室内移动、坐站转移、日常生活任务和步行训练,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替换照护家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家庭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全向移动平台、坐站转移机构和骨盆支撑机构,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全向移动平台上,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上,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升降运动;
所述坐站转移机构用于为所述骨盆支撑机构提供升降运动的力,以辅助用户进行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平行连杆、平动模块、弧形旋转侧边杆、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平行连杆与所述平动模块之间的相对转动扭矩的扭矩传感器;
所述第一平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平动模块的一端连接;
所述旋转侧边杆的中部与所述平动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侧边杆的开口朝外设置;
所述旋转侧边杆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左侧压力检测模块和右侧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左侧压力检测模块和右侧压力检测模块均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压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上的第一压簧;
所述平动模块内安装有前后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前后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压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上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平动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骨盆支撑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平动模块内,另一端嵌设在所述旋转侧边杆内,以使得所述旋转侧边杆与所述平动模块之间的转动具有一定的复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包括支撑立板、弧形扶手、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机、和平行连杆机构;
所述支撑立板垂直安装于所述全向移动平台上,所述扶手安装于所述支撑立板上,所述扶手与所述全向移动平台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绒围巾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体式钢球压装收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