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2046.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若东;范恩亮;孔令越;高凤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刘微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壳体 自动 定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包括夹具本体,其顶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下端通过夹爪拉杆连接夹爪,第一拉杆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下端通过涨套拉杆连接涨套,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通过涨套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大径端通过夹爪卡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通过涨套和夹爪从上下分别卡紧差速器壳体,双重保证差速器壳体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加工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产品不断被引进并应用,国内相关客车差速器壳的加工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目前,差速器壳体在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夹具进行夹持和定位,然后进行各种加工,然而由于差速器壳体的轴向长度比较长,目前的装夹工装只能夹持差速器壳体的一端,夹持的稳定不够,严重影响加工的精度和安全性,需要返工或报废,成本高,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差速器壳体夹持工装,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包括夹具本体,其顶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其顶部中心孔活动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下端通过夹爪拉杆连接夹爪,第一拉杆内腔活动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下端通过涨套拉杆连接涨套,差速器壳体的小径端通过涨套涨紧固定,差速器壳体的大径端通过夹爪卡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本体为圆柱形,其内部形成锥形滑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拉杆在第一拉杆带动下沿锥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卡紧或放松差速器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夹具本体的周向,每个夹爪通过一个夹爪拉杆连接第一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设置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拉杆通过连接盘连接第一拉杆,连接盘水平固定在第一拉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多个夹爪拉杆的上端均匀分布在连接盘的周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和连接法兰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内侧固定有汽检支钉,汽检支钉的下表面高于夹爪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涨套通过涨套拉杆带动活动在涨套座内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通过涨套和夹爪从上下分别卡紧差速器壳体,双重保证差速器壳体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本实用新型结构节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差速器壳体车序自动定位卡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检支钉;2、夹爪;3、涨套;4、涨套座;5、涨套拉杆;6、夹爪拉杆;7、夹具本体;8、连接法兰;9、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连接盘;12、弹簧;13、差速器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2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线路板清洗机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压碎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