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中风患者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0438.6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娜;吴志彬;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21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中风 患者 下肢 辅助 行走 助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中风患者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该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采用单侧机械构架的结构,从腰部延展到脚底进行助力行走辅助,采用三大固定件贴合裹包腰、大腿、小腿及用于脚部穿戴及支承的脚部支承件,减少对腰、大腿、小腿的压迫感和各位置的定位固定,方便行走。髋、膝、踝部的三个关节旋转的圆形结构模拟了人体下肢的关节配置,各具有两个自由度,让患者在使用佩戴过程中更自由,且在关节接触位置更配置了软垫,提高适应性及在活动操作时防止对这些部位的皮肤造成磨损;而这些关节旋转部件内采用的电机提供动力复杂,具有自带的散热器进行散热,防止电机过热造成对人体皮肤的不适和伤害,保证电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行走助力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中风患者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患脑中风偏瘫的问题尤为突出,当偏瘫出现时往往会影响人的行走功能,出现行走障碍或者严重时失去行走能力,这就需要一些辅助仪器来辅助行走,增强腿部或肢体的行走能力,逐渐恢复重建腿部机体功能等。由于现在市面上针对偏瘫用于下肢复健的产品非常稀少,市场空缺严重,且现有的产品存在许多不足,且成本极高,不符合国情。而目前,在市面上使用的一些下肢偏瘫康复的仪器虽然使用了电机等用于辅助腿部的弯曲伸直的行走姿势,但电机使用长久后必然存在过热的问题,会影响电机的使用效率,当这类辅助仪器的电机工作时间过长而产生过热的热量会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影响,严重时跟回灼伤皮肤,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和二次伤害;另外,市面上使用的辅助行走仪器多数是以腰部和脚部为上下两个支点并绑定相关部分,但对于大腿和小腿位置却没有相关的绑定或固定等,容易造成整个辅助行走仪器的移位脱落,也造成使用者的行动不便,且腰部和脚部也没相关的一些护垫来减少使用时的不适感,减少对人体皮肤的摩擦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穿戴式中风患者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该可穿戴式中风患者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为一款可穿戴式的偏瘫下肢复健辅助仪器,以更优质和更有效方式来帮助引导偏瘫患者进行高效的下肢复健训练。该下肢辅助行走助力装置采用了单侧机械构架的结构,从腰部延展到脚底进行助力行走辅助,采用三大固定件贴合裹包腰、大腿、小腿及用于脚部穿戴及支承的脚部支承件,减少对腰、大腿、小腿的压迫感和各位置的定位固定,方便行走。髋、膝、踝部的三个关节旋转的圆形结构模拟了人体下肢的关节配置,各具有两个自由度,让患者在使用佩戴过程中更自由,且在关节接触位置更配置了软垫,提高适应性及在活动操作时防止对这些部位的皮肤造成磨损;而这些关节旋转部件内采用的电机提供动力复杂,具有自带的散热器进行散热,防止电机过热造成对人体皮肤的不适和伤害,保证电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整体的关节部件之间采用可调节长度的伸缩装置,可通过简单的按钮进行调整长度相互关节部件之间的长度,满足不同患者身体条件的需求。具有辅助稳定性高、平衡性好、协调一致等优点,患者运动时,其各关节旋钮组件也一起运动,使患者行走更自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0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伸缩式CT临床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可翻折式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