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灰坛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9652.8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邱益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益寿 |
主分类号: | A61G17/08 | 分类号: | A61G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董科 |
地址: | 中国台湾花莲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灰 结构 改良 | ||
一种骨灰坛结构改良,其包括有本体、第一结合环、盖体以及第二结合环。所述第一结合环贴合于所述本体的缩口部,以保护与所述本体的第一容置空间相导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结合环贴合于所述盖体的凹槽,以保护与所述盖体的内侧表面。此外,在所述第一结合环设置第一螺纹以及第一凸环部,以及在所述第二结合环设置第二螺纹以及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二结合环经由旋转位移运动时,将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相连接,使得所述盖体密合于所述本体,且使所述第二凸环部与所述第一凸环部相邻靠。藉由所述第一凸环部与所述第二凸环部分别延伸出所述本体外围以及所述盖体外围的结构,使得本申请的骨灰坛提升结构强度,能在运送或搬运中,避免骨灰坛因碰撞而使得周围产生崩裂或螺纹崩坏。
技术领域
本申请系关于一种骨灰坛,尤指一种提升坛盖结构强度、稳固结合定位、达到边角缓冲保护的骨灰坛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骨灰坛是指先人遗体于火化,用来盛装火化后剩下骨灰及遗骸的容器,可存放于灵骨塔的塔位进行祭祀。
习知的骨灰坛是由各种矿石,玉石、石材等制作而成。目前骨灰坛外观具有各式雕刻或装饰,骨灰坛结构亦不断改进,以求其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
然而,一般骨灰坛多数使用玉石制作而成,并以坛盖封闭坛体,在结构上坛盖较为轻薄,坛盖结构强度不如坛体的坚固,如果制作时间隙过大,坛盖更容易受到不当外力(如:搬移中碰撞)影响而破损。
另外,一般骨灰坛亦多数使用直接将母螺纹制作于坛盖以及公螺纹直接制作于坛体,但当搬运或移动时,骨灰坛坛盖因重量及间隙过大的原因,稍有倾斜容易导致骨灰坛相互连接的螺纹崩坏,而使得习用骨灰坛于长期存放后的保护功能不足。
惟念及慎终追远的意义而言,习用基本型式的骨灰坛极有待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系在于解决习知骨灰罐的罐盖与罐体因不当搬运或碰撞时,造成骨灰坛盖底部外围以及罐体开口外围产生碎裂或因碰撞使得螺纹崩坏等的诸多问题。
本申请一种骨灰坛结构改良,其包括有本体、第一结合环、盖体以及第二结合环。
所述本体为圆柱形状,所述本体包括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开口以及缩口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导通,且所述缩口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外侧。
所述第一结合环,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结合环包括有第一凸环部以及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环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部位于所述第一结合环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凸环部向所述第一结合环的外围延伸一距离,所述第一结合环贴合于所述缩口部。
所述盖体为圆柱形状,具有凹槽。
所述第二结合环,具有第二螺纹、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开口以及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口向外侧延伸出所述第二凸环部,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邻靠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所述第二结合环贴合于所述凹槽。
藉由上述结构,所述第二结合环经由旋转位移运动时,将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相连接,使得所述盖体密合于所述本体,且使所述第二凸环部与所述第一凸环部相邻靠。
于上述中,进一步地,所述缩口部具有一第一深度,所述第一结合环具有一第一高度,所述第一深度等于所述第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具一第一直径,所述第一凸环部具有一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具一第三直径,所述第二凸环部具有一第四直径,所述第四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直径。
于上述中,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直径等于所述第二直径。
另外,于前述当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益寿,未经邱益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9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