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坞底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9993.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罗号;靳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水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6 | 分类号: | B63B59/06;B62D55/065;B08B3/02;F16K27/00;F17D3/01;F21V33/00;F21W131/4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臣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坞底车 | ||
1.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驱动机构、清洗机构、排料机构、移动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前框架、中框架,所述前框架位于中框架一侧,所述前框架前端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排料机构位于前框架内,所述驱动机构位于中框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柴油箱、燃油滤清器、多路阀、液压油箱、第一控制柜、第二控制柜、冷却机、回油滤清器、油泵、轮挖阀块、电磁阀,所述柴油箱通过燃油滤清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油泵进口连接在液压油箱上,所述油泵出口与多路阀进油口连接,所述多路阀卸油口依次与回油滤清器、冷却机、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多路阀先导油口与轮挖阀块连通,所述轮挖阀块与电磁阀连通,所述电磁阀与多路阀控制油口连通,所述多路阀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工作进油口与工作回油口,所述清洗机构、排料机构、移动机构分别与多路阀的不同组工作进油口、工作回油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臂和清污除锈装置,所述清洗臂一侧与前框架连接,所述清洗臂另一侧与清污除锈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臂包括转向节一、转向节二、主摆臂、水平转台、水平撑杆、第一举升油缸、第二举升油缸、油缸座支撑架、油缸座支撑板,所述转向节一固定在前框架上,所述转向节二与转向节一活动连接,所述主摆臂两端分别与转向节二上部和平转台上部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撑杆两端分别与转向节二下部和平转台下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节二底部固接有油缸座支撑架,所述主摆臂上固定有油缸座支撑板,所述第一举升油缸两端分别与油缸座支撑架和油缸座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油缸两端分别与油缸座支撑架和前框架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油缸、第二举升油缸分别与多路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二下部固接有水平撑杆座一,所述水平转台底部固接有水平撑杆座二,所述水平撑杆一侧部通过撑杆销一与水平撑杆座一活动连接,所述水平撑杆另一侧通过撑杆销二与水平撑杆座二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上固接有油缸座一,所述油缸座支撑架上固接有油缸座二和油缸座四,所述油缸座支撑板上设置有油缸座三,所述第一举升油缸两端通过油缸插销分别与油缸座二、油缸座三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油缸两端通过油缸插销分别与油缸座一、油缸座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水箱、水箱上盖、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提手、风机、风机安装座、风机液压马达、风机安装板、真空过滤器、排料液位计、放料阀安装板、放料阀、放料阀液压马达,所述前框架一侧设置有放料阀安装板,所述放料阀固定在放料阀安装板上,所述放料阀一侧与放料阀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放料阀与水箱圆管连接,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排料液位计和第一接头,所述水箱与水箱上盖活动连接,所述水箱上盖上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前框架另一侧设置有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内设置有风机安装板,所述风机安装板与风机固接,所述风机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出口与真空过滤器连通,所述真空过滤器与第二接头连通,所述第一接头与清污除锈装置的吸杂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架内设置有电瓶,所述中框架一侧设置有电瓶开关,所述电瓶开关与电瓶连接,所述电瓶与照明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基板、安装底板、活动板、支撑板、支脚、防爆灯、缓冲垫,所述基板与安装底板连接,所述支脚一端与安装底板连接,所述防爆灯两侧分别与支脚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底板与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与防爆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坞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后框架,所述后框架位于中框架另一侧,所述后框架上设置有座椅安装板,所述座椅安装板上设置有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水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水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99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器与上护板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