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3719.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辉;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9;H01M50/271;H01M50/296;H01M50/50;H01M50/5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车 动力电池 连接 结构 | ||
1.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供电插口(12)的壳体本体(1),所述壳体本体(1)具有可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且于所述壳体本体(1)上构造有可插装动力电池包(2)的若干个腔体;所述动力电池包(2)呈长方体状,于所述动力电池包(2)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构造有正极柱(22)和负极柱(23),对应于所述正极柱(22)和所述负极柱(23),于各所述腔体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负极端(14)和正极端(13);
于所述动力电池包(2)上设有继电器(26)及与所述继电器(26)连接的供能装置(27),所述继电器(26)的常开触点(241)分设于所述正极柱(22)和所述负极柱(23)所在的侧面上,因所述动力电池包(2)插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常开触点(241)可闭合,而构成所述正极柱(22)与所述负极端(14)的连通,及所述负极柱(23)与所述正极端(13)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动力电池包(2)上设有安装槽(25),所述继电器(26)及所述供能装置(27)设于所述安装槽(25)内,所述供能装置(27)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26)的两个输入接线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安装槽(25)的敞口处设有可开启的封盖(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动力电池包(2)上设有提手(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呈框架式结构,于所述壳体本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22)和所述负极柱(23)均呈外凸的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动力电池包(2)的设有所述正极柱(22)和所述负极柱(23)对应的侧面上构造有导向凹槽(24),所述常开触点(241)设于所述导向凹槽(24)的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导向凹槽(24),于所述壳体本体(1)上设有导向凸柱(15),因所述动力电池包(2)插装于所述壳体本体(1),所述导向凸柱(15)沿所述导向凹槽(24)滑动,且所述导向凸柱(15)的上表面顶紧所述常开触点(241),而构成所述常开触点(241)的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导向凹槽(24)的根部设有容纳槽,于所述容纳槽的根部设有所述继电器(26)输出回路的抵接端(243),于所述常开触点(241)与所述抵接端(243)之间设有弹性件,因所述常开触点(241)沿所述容纳槽的移动,所述弹性件压缩变形而可构成所述常开触点(241)与所述抵接端(243)的连接;并因所述弹性件的复位而可构成所述常开触点(241)与所述抵接端(243)的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2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37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公路工程预防养护型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