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3719.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辉;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9;H01M50/271;H01M50/296;H01M50/50;H01M50/5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车 动力电池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其包括具有供电插口的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具有可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及具有可插装动力电池包的若干个腔体;动力电池包呈长方体状,于动力电池包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构造有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于正极柱和负极柱,于各腔体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负极端和正极端;于动力电池包上设有继电器及与继电器连接的供能装置,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分设于正极柱和负极柱所在的侧面上,因动力电池包插装于腔体内,常开触点可闭合,而构成正极柱与负极端的连通,及负极柱与正极端的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便于动力电池包的快换,同时可保证电性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点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研究方向,所谓换电,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中充电、物流调配、换电服务于一体。目前,现有的快换式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包连接结构为机械锁紧结构,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拆装才能完成快换动力电池包的安装,此方式存在动力电池包不便于拆装且劳动强度大,导致换电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以可便于动力电池包的灵活更换及连接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电连接结构,包括:具有供电插口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具有可与车架连接的连接部,且于所述壳体本体上构造有可插装动力电池包的若干个腔体;所述动力电池包呈长方体状,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构造有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于各所述腔体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负极端和正极端;
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有继电器及与所述继电器连接的供能装置,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分设于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所在的侧面上,因所述动力电池包插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常开触点可闭合,而构成所述正极柱与所述负极端的连通,及所述负极柱与所述正极端的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继电器及所述供能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供能装置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两个输入接线端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槽的敞口处设有可开启的封盖。
进一步的,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本体呈框架式结构,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均呈外凸的柱状。
进一步的,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设有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对应的侧面上构造有导向凹槽,所述常开触点设于所述导向凹槽的根部。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导向凹槽,于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导向凸柱,因所述动力电池包插装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导向凸柱沿所述导向凹槽滑动,且所述导向凸柱的上表面顶紧所述常开触点,而构成所述常开触点的闭合。
进一步的,于所述导向凹槽的根部设有容纳槽,于所述容纳槽的根部设有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的抵接端,于所述常开触点与所述抵接端之间设有弹性件,因所述常开触点沿所述容纳槽的移动,所述弹性件压缩变形而可构成所述常开触点与所述抵接端的连接;并因所述弹性件的复位而可构成所述常开触点与所述抵接端的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3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公路工程预防养护型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