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用于柔性助力装备的关节分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5210.9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5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猫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B25J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用于 柔性 助力 装备 关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改进的用于柔性助力装备的关节分控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中设有弹性储囊,弹性储囊为细长状,弹性储囊的第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弹性储囊的第二端通过外壳上的通孔Ⅰ伸出至外壳之外,弹性储囊中密封装有磁流变液,弹性储囊的外周绕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电磁场,电磁线圈与弹性储囊同步伸缩;本技术方案的关节分控装置用于柔性助力装备时,将外壳与人体相对固定,将鲍登线与弹性储囊的第二端相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拉力传递的离与合,从而实现对多个关节助力的联动或单独动作,相应速度快,动作连续可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柔性助力装备的关节分控装置。
背景技术
穿戴式柔性助力装备用于为人体关节动作提供助力,辅助人体动作,以降低人体代谢消耗、延缓身体疲劳。
现有技术的柔性穿戴设备对人体各关节的控制一般都是联动控制,即采用一个动力源带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协同动作;为了实现各关节的单独控制,有的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个动力源匹配一个关节的形式,这不仅导致了动力元件数量偏多,而且多个关节需要联动时,各动力元件的动作匹配性能也不佳、动作僵硬,达不到较理想的助力效果,从而导致较难被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柔性助力装备的关节分控装置。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的用于柔性助力装备的关节分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向管和弹性储囊,弹性储囊置于导向管的内腔中,导向管和弹性储囊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弹性储囊的第一端与导向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储囊的第二端穿过导向管的第二端的开口伸出至导向管的内腔之外;导向管的外周缠绕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电磁场;弹性储囊中充满磁流变液。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形状呈螺旋弹簧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形状呈发条弹簧状。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支架,支架与所述导向管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导向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外壳用于放置缠绕有电磁线圈的导向管,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弹性储囊的第二端通过外壳上的通孔伸出至外壳之外;外壳包括1个敞口,敞口通过盖子封装。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外壳的外部底端,用于外壳的安装固定。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方案的关节分控装置用于柔性助力装备时,将外壳与人体相对固定,将鲍登线与弹性储囊的第二端相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拉力传递的离与合,基本颠覆了传统离合器的概念;
2)磁流变液从液体状态转变为类固体状态所需的时间为毫秒级,相应速度非常快,且连续可逆,这使得多个关节分控装置匹配性能佳,可以实现对多个关节助力的联动或单独动作,从而使助力动作流畅、助力效果好;
3)结构简单,便于装配、维护及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螺旋弹簧状导向管、电磁线圈和弹性储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发条弹簧状导向管、电磁线圈和弹性储囊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猫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猫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5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操作盒电子元器件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