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3005.7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葛海岸;梅松;郑为;葛志华;陈校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M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410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轴承 游隙 验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装置,包括一个双层测试平台,所述双层测试平台的下层设有轮毂总成工装,使用时轮毂总成固定安装在轮毂总成工装上;所述双层测试平台的上层设有轴向加载装置,所述轴向加载装置位于轮毂总成中轮毂的正上方,使用时与所述轮毂端面固定连接用于对轮毂施加轴向的载荷;还包括钢球,使用时所述钢球放置在轮毂总成的轮毂尾孔处,所述钢球直径大于轮毂尾孔直径;还包括千分表,所述千分表通过支架安装在双层测试平台上,使用时所述千分表的探针垂直指在钢球的顶部位置,且与轮毂总成的双列球轴承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不需对转向节和轮毂加工,提供一种快捷且准确的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游隙验证已在双列球轴承设计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游隙验证的方式存在周期长,测量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技术人员在做游隙验证时,为保证轴承压入转向节和HUB(轮毂)后能够使用游隙检测仪测量,需要提前对转向节以及HUB进行加工,防止转向节羊角和HUB法兰盘与检测台干涉。由于切割转向节和HUB时一般采用线切割方式,切割完成后需要车加工整形,所用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耗费的周期过长且工序较为繁琐。切割转向节后由于被切割区域的去除,会导致转向节与HUB的刚性降低,游隙测量存在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装置,本实用新型不需对转向节和轮毂加工,提供一种快捷且准确的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列球轴承游隙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双层测试平台,
所述双层测试平台的下层设有轮毂总成工装11,使用时轮毂总成7固定安装在轮毂总成工装11上;
所述双层测试平台的上层设有轴向加载装置,所述轴向加载装置位于轮毂总成7中轮毂72的正上方,使用时与所述轮毂72端面固定连接用于对轮毂72施加轴向的载荷;
还包括钢球6,使用时所述钢球6放置在轮毂总成7的轮毂72尾孔处,所述钢球6直径大于轮毂72尾孔直径;
还包括千分表5,所述千分表5通过支架安装在双层测试平台上,使用时所述千分表5的探针垂直指在钢球6的顶部位置,且与轮毂总成7的双列球轴承71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测试平台包括上下布置的加载平台2和装置平台9,所述加载平台2和装置平台9之间通过若干立柱3支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平台2为长方形,其四个角处通过立柱3与装置平台9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千分表5通过磁力支架4吸附安装在装置平台9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气缸1,所述加载气缸1的端头设有加载套8,使用时所述加载套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轮毂72的端面上,并露出钢球6。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加载装置中的加载气缸1可以由加载电机替代,所述加载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丝杠机构,用于与加载套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套8包括一与轮毂72端面相匹配的法兰盘81,所述法兰盘81上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支撑板82,所述支撑板82上端通过连接板8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总成工装11包括与转向节73上连接点相匹配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转向节73上对应连接点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双层测试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柱13或者固定块14,其中固定柱13顶部开设有螺栓孔,固定块14侧面开设有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3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粘度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铸管结构的快速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