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厢座椅滑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6790.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琼洁;王闪闪;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车厢 座椅 滑动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车厢座椅滑动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座椅;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座椅;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座垂直,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导轨,所述座椅的下方设有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与导轨滑动匹配连接;所述座椅的背侧设有第一滑槽盒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杆匹配滑动连接,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杆匹配滑动连接;通过座椅底部设置滑轮和导轨,并在座椅背部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横向滑动,在满座的状态下,需要起身或者落座,通过滑动座椅提升落座的方便性,进一步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车厢座椅滑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座椅影响着乘客的舒适性,传统的机车座椅在设计的时候一般是固定在车厢底部的,当机车上的乘客过多的时候,导致乘客从座位上起来之后,由于座椅固定位置,导致难以入座,需要邻座乘客配合起身才能入座,尤其对应桌板的位置,大大影响了乘坐的便利性。
现有的机车座椅,一般只能对靠背进行调节,或者是对座椅的前后调节,不能对座椅进行横向调节,使用中存在着不便,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车厢座椅滑动调节装置,通过座椅底部设置滑轮和导轨,并在座椅背部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横向滑动,在满座的状态下,需要起身或者落座,通过滑动座椅提升落座的方便性,进一步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车车厢座椅滑动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座椅;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座椅;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座垂直,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导轨,所述座椅的下方设有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与导轨滑动匹配连接;所述座椅的背侧设有第一滑槽盒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杆匹配滑动连接,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杆匹配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靠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卡勾,所述卡勾连接有手柄,卡勾通过销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卡勾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所述卡勾与卡块相互对应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套设在第一滑杆的外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贯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壳体内壁连接;所述限位杆的远离内壳体的一端设有压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和第三弹簧设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所述限位杆与内壳体和外壳体均间隙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第一滑杆上开设的限位槽相互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轨上开设有凹槽,滑轮在凹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固定在机车的底部,所述支架固定在机车车厢的侧壁。
优选的,本机构不仅适用于单独座椅,同时适用于联排座椅,便于同时进行横向调节,增加使用便利性。
优选的,在正常状态下,卡勾与卡块卡接,当需要进行滑动调节的时候,搬动手柄,卡勾与卡块脱离,移动调节座椅,调节好之后,通过转动固定机构的压杆,使固定块进入到内壳体内部,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进行座椅固定,防止座椅滑动,增加乘坐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6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